绵竹市

蕴珍艺术空间古风遗韵传统年画收藏迎春


在历史上,中国的广大地区,每逢农历腊月近年的时候,各地都有家家张贴“年画”的习俗。由于年画是出自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民俗艺术,出自于不知名的民间艺人之手,人们每逢新年又要更换新的,这样使得中国民间年画即不同于皇家的“待诏”之作,也不同于文人大夫文玩的梅兰竹菊之类,而多是描写年岁市井风俗里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的是生产生活的题材,还有倡导教化人们孝敬长辈和敬遵各行师祖及祈求降福祛灾的寓意。

中国古代美术史籍中,没有“年画”这一画种的名词。但已有与年画相关题材的作品。

到了清道光三十年(公元年),李光庭在撰写《乡言解颐》中,向我们介绍了天津宝坻地区过年的一些民俗实例,其中“新年十事”一节,开始出现“年画”二字:“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尔。然如《孝顺图》《庄家忙》,另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年画”一词由此而来。

光绪末,北京彭翼仲办《京话报》,天津竹园主人办《竹园白话报》,都欲改良民俗,提出了年画须不断改良。后来直隶巡抚按公署教育司出版了《破除迷信》《谎言无益》《楼护(恤老)(图01)》等有教育意义的印刷品,画面上印“改良年画”字样的红色图章,从此“年画”这一画种名词逐被沿袭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解放区的年画内容有了新的变化,称之为“新年画”,并把各地木板年画作坊过去以套色印制的产品,统称作“民间年画”了。

年画二字中的“年”字,《说文》解释说:“谷孰也,从禾,千声。”又为岁之首,俗称新年。故年画是因新年时贴换而得名。

图01.?民国年画?天津?楼护(改良年画)?摘自?岭南美术出版社?《中国民间美术史》?p

在我国民俗历程中,新年贴画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

据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为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曰表》中云:“图写威神,驱除群历,颁行律历,敬授四时。施张有严,即增门户之贵;动用叶吉,常为掌握之珍。”唐代以钟馗题材的画并日历由皇帝赐给群臣,无非是教官宦臣宰重视耕种田亩之事,贴画则是为驱除病害疫历。

中国历史上皇帝新年赐群臣以历书和钟馗图之故事,传至五代未变:“岁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上”。此时的钟馗图是绘本,属画工之作。

到了宋代,叶梦得撰《石林燕语》:“宰执每岁有内待省例,赐新火冰之类。元丰元年(公元年)除日,神宗(赵顼)梦中忽得吴道子画钟馗像,因使镂板赐二府,明年除日复赐”。宋代皇家刻“钟馗图”赐宰执后,宋都开封市井,不久出现了民间新年印卖的钟馗图像。

宋朝是手工业发达,刻板印刷和造纸工艺较为繁荣的时代,因此,民间年画艺术出现了以雕版印刷形式的产品。在宋人《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书中,都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当时的风俗民情和市井繁荣的景象,介绍了年画是新春之始点缀岁华之物。

宋人吴自牧著《梦梁录?十二月》,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登馈赠与主顾。”

元人吴兴著《武林旧事》,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从而所记宋代新年时印卖的财门、回头鹿、回头马等,这些都是吉祥题材年画的早期形式。

刻版印画,虽然创始在8世纪初的的唐代,但多是僧侣为弘扬佛法,广传教义,印制经卷。在研究早期刻版印刷领域,至今首推唐代咸通九年(公元年)王玠印造的《金刚经》卷首之《祗树给孤独园佛说法图》为典型(图02)。

雕版印刷经卷的日渐增多,而且构图繁密,版面趋大,推动了民间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公元12世纪初,北方的金太宗(完颜晟)兵攻开封,宋高祖迁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从此东京开封的雕版印刷人才,一部分随行临安,一部分被迫迁往金代雕版中心的平阳(今山西临汾)。

南宋时期北方的金朝,曾掠走宋室王孙贵族迁往北方为奴,自然也包括手艺人,南宋文学家洪迈《容斋三笔》一文中记述:“唯喜有手艺如医生、绣工”等。此一时期的年画,有四幅存世,这是目前被认定为是中国发现的最早年画。

一是在陕西西安碑林发现的《东方朔盗桃》,纸本,彩色套印。画汉代神话人物东方朔,盗得瑶池王母之仙桃一个,回首作惊逃状,象征长生不老。原作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图03)。

另三幅,现藏于俄罗斯。据日本狩野直喜在年日本《艺文》三月号发表的《南宋之版画》一文中得知,是帝俄时代柯兹洛夫潜入我国西北边陲一带进行遗址挖掘,从甘肃黑城子西夏城遗址(今额济纳黑城镇)里发掘的,与其它大批文物一起被偷运往俄罗斯。一是《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纸本,墨线刷印。画汉代赵飞燕、班姬(婕好)、王昭君和晋代石崇之美美姬绿珠四位古代绝色佳人,又名《四美图》。人物造型雍容华贵,堪称绝世精品,令人惊叹。二是《义勇武安王》纸本墨线版印。画关羽头扎软巾,身穿战袍,坐于胡床上,旁有金甲武将捧印,武士挚“关”字大旗,四力士持刀护卫于前后。关羽竖眉美鬃,威严肃穆,令人起敬,绘刻精细。以上两幅原图,画面分刻“平阳姬家雕印”、“平水徐家印”楷书小字,得悉原版出于山西临汾。三是《福神》,白描淡彩。画一头戴“东坡巾”,身穿朝服,面蓄三缕长须,形象彷佛是位员外郎。坐一靠背交椅上,旁立长衫侍童,人物面前放有财宝于地上,画面没提供任何提示,似是传说中的“福神”(图04、05、06)。

至清兵入关结束明朝统治,清圣祖(玄烨)为巩固满族新政,开始恢复生产生活,并提倡学习汉文化,社会秩序从此开始安定,民生得以喘息。从乾隆年间李斗撰写的《扬州画舫录》中可以体会到当时物产富庶,文物、民间美术、园林建筑等之美。这一时期民间年画艺术发展,也随着“盛世”步入了高峰,形成中国民间年画发展史的一个黄金时代。其中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和山西晋南地区的发展最为显著,这里也包括河北的武强地区。尤其是后来戏曲艺术和小说唱本的盛行,扩大了木板年画内容表现的题材(图07、08)。这一时期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作坊里,刻印了大量以舞台戏曲演出或历史小说为主题的内容作品,有的还将唱本细刻在画面上。这类题材的年画,可使观众一边看,一边顺口唱。比如:天津杨柳青的套色版印笔绘《西湖十景逛花船》,比如:天津杨柳青的套色版印笔绘《庄家大夫》等(图09、10)。

其实民间年画在它的深层结构中,还蕴藏着南朝画家谢赫在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图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之意义。它不止是教育儿童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稚子之戏”的玩意儿。从晚清民间年画艺术中出现的大量讥讽清政府腐败懦弱,反抗帝国主义枪炮瓜分中国,歌颂民族英雄,劝勉国人奋发图强以及介绍西方科学文明,增广新知识的作品来看,无一不具有“明劝戒”,“披图可鉴”的寓教于乐之功能。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的清末民初。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次运动,在战火中被掠夺和人为的破四旧行为下,木板年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遭受了两次毁灭性的破坏。如今,老旧雕版在中国几乎已不复存在,又因“年画”是纸物且一年一贴换,更不易保存,所以民间存留的古版旧版纸本年画也已为数不多。

.12.20.记于蕴珍艺术空间?古风遗韵?毕为民传统年画收藏迎春展前夕。

图02.唐?公元年?甘肃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出土?王玠印《金刚经》卷首之《祗树给孤独园佛说法图》复制版?编者提供

图03.南宋?山西临汾?《东方朔盗桃》?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摘自?外文出版社?王树村编《中国古代木板年画选》?p

图04.南宋?山西临汾?平阳姬家雕印《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现藏苏联列宁格勒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摘自?人民美术出版社?《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p

图05.南宋?山西临汾?平水徐家印《义勇武安王》?现藏苏联列宁格勒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摘自?人民美术出版社?《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p

图06.南宋?山西临汾?《福神》?现藏苏联列宁格勒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摘自?人民美术出版社?《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p

图07.天津杨柳青?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线版手绘?戏出年画《镖打秦由》?私人收藏.

图08.天津杨柳青?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线版手绘?戏出年画《官银號傍》?私人收藏.

图09.天津杨柳青?清末民初?套色版印笔绘?《西湖十景逛花船》?现藏苏联科学民族学博物馆?摘自?人民美术出版社?《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p

图10.天津杨柳青?清末民初?套色版印笔绘?《庄家大夫》?现藏苏联科学民族学博物馆?摘自?人民美术出版社?《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p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
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wh/134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