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当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长征是人民军队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是人类历史上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

红军长征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走过了各种各样的桥。每一座桥都成为历史的见证,每一座桥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魄的故事。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天,小编带着您一起沿着红军战士的足迹,走近那些写满沧桑故事的桥,看看如今它们都变成了啥模样?

1泸定桥

泸定桥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长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自清以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长征故事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地,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从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2达维会师桥

达维会师桥

"达维"系藏语方言,意为石碉。达维会师桥位于四川小金县达维乡政府以东米处,东南至西北走向横卧在沃日河上,建于民国时期。桥全长13.80米,宽2.80米,伸臂式结构。年6月25日,达维会师桥作为阿坝红军长征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征故事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红4团与红四方面军74团在达维桥胜利会师;6月14日,毛主席率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与红四方面军在达维桥会师,从而掀开了红军长征史上新的一页。3三元桥

三元桥

三元桥位于四川茂县土门乡境内,是由横跨于太安、土门、石槽三条河上的三座单孔石拱桥组成,是通绵竹、安县、北川古道必经之桥,现仅存石槽河上的“得缘桥”和土门河上的大拱桥。桥长29.4米,宽6.25米,高14.8米,跨度23米,拱高13.7米,桥身两侧的望柱和栏板上,被路过的红军刻满标语。

长征故事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口向西挺进时,在土门一带进行了土门战役,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封锁土门,全面守备北川河谷”的计划,胜利向茂县进军,迎接北上的中央红军。当时,红军在三元桥附近与敌展开激烈战斗,其后各过路部队又在桥身、桥栏、桥柱等处錾刻了大量标语,计11条余字。这些标语揭露了蒋介石、胡宗南等反动军阀出卖祖国领土和权益的卖国行径,指出他们是残害各族人民和抗日官兵的凶手,唤醒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消灭反动军阀,推翻反动统治,打倒帝国主义,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4红军桥

红军桥

红军桥位于贵州黎平县高屯镇少寨村,高3米,宽1.3米,由当年驻扎再次的红军修建,也是上少寨多位苗族村民进出村寨的惟一通道。为纪念红军的义举,村民们把这座木桥命名为“红军桥”。

长征故事年12月14日,红军攻占黎平。当年红军某部在此驻扎时,发现过八舟河上的简易木桥已非常破旧,难以通行,遂马上进行整修。几天后,一座高3米,宽1.3米的木桥修建完成,解决了附近上百个村寨村民的出门难题。为纪念红军的义举,村民们把这座木桥命名为"红军桥"。5丰乐桥

丰乐桥

丰乐桥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新城万里路,横跨洛江,为出南郊的必经之道,始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年)。桥为青石砌成,为五孔石拱桥,全长60米,宽7米,迎水面石栏上刻有“民丰崇乐”四字。年该桥经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迎红桥。而后,年9月20日又复名为丰乐桥。

长征故事年1月初,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后,迅速向遵义城挺进。1月7日凌晨2时,红1军团2师攻占遵义。一听到红军正向遵义打来的消息后,城里的百姓在城内大街小巷积极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把欢迎中共中央和红军首长进城作为首要任务,书写了大量的标语,满街张贴,积极准备迎接红军。年1月9日,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城,遵义人民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来到丰乐桥走去,每人都拿着五颜六色的三角形小纸旗,不少人还抬着鞭炮,把通往丰乐桥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6画眉桥

画眉桥

在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的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伫立着四座不同时代的画眉桥。其中,“四代同堂”的“长者”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它见证了红一军团的诞生,也是红军长征4个出发点中的第一个出发地。毛泽东曾经在这里挥笔写下“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壮丽诗篇。

长征故事年9月28日红9军团撤出松毛岭战斗后在中复村休整一天,于9月30日从中复村起步出发长征,踏过画眉桥,迈上伟大的长征。当时,村民们挥泪目送红军北上抗日,盼望红军早日归来,让受苦的人们过上好日子。7民族团结桥

民族团结桥

民族团结桥位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建于年代初,长米,宽4.5米、高15米。这座看似普通的桥,却有着令当地侗民回味无穷的历史,它体现了红军与侗民的鱼水深情,也见证着红军不会食言的诚信。

长征故事年9月15日,在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等率领下的红军长征先遣队红6军团一路西征,从湖南省绥宁县进入通道县,到达老王脚村时已是人困马乏。看到生人经过,村民们全都躲了起来。但红军战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次日,在村民的帮助下,红军战士们用树藤、绳索和村民找来的木排,卸下的门板等扎成浮桥渡河。临行前,红军不仅把财物分发给村民,又给每户一些银元作为救济,三位红军首长更是跟侗民说,等到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会帮助侗民建好家园,为老王脚村修建一座桥。年,大桥落成,兑现了红军当年许下的承诺,见证了红军与侗乡鱼水深情。

责任编辑:徐凤先

供稿邮箱:xcbxq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hj/147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