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分红了,快去拿钱!”12月8日,德阳绵竹市新市镇白庙村举办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分红仪式。尽管天寒地冻,但现场氛围热烈,白庙村、下东林村、红豆村、火石村的名入股村民共享了52.万元的村集体分红,使“看得见”的集体资产变为“摸得到”的股份红利。
分红仪式上,白庙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全报告了新市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及仓储物流项目的营运状况和未来规划,公开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分红分配方案,并依据《收益分配方案》给入股村民分红。
登记、签字、领款……看着手中的现金,村民们满脸笑容。这次的分红虽不多,但对村民意义重大。“我家三口人,这次分红得了元。希望明年村里的收入会更好。”白庙村的雷国富高兴地说。
火石村党支部书记杨勇也同样兴奋:“我们与白庙村、红豆村共同发展,共同投资建设了新市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三年运营下来利润为元,按比例分成,我们村这次分红元。”他说,尽管村民们分到的钱不多,但领到的是分红,存下的是希望,“后进村”正努力变为“后劲村”。
近些年,新市镇以党建为引导,以集体经济发展为载体,积极探索跨越行政村界限的“联村抱团”机制及“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新模式,让“先进”带领“后进”,加速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年,白庙村联合火石村、红豆村共同出资万元,整合各级扶持资金,在新市工业园服务区综合党委的领导下,建设了占地80亩的综合服务区,提供停车、洗车、修车、餐饮等服务,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万元,为当地创造多个就业机会。年,他们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联合下东林村、红豆村、火石村建设仓储物流项目,预计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55万元收入,带领村民从“被动输血”走向“主动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新市镇党委书记刘清一说,为了解决村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村集体“造血”功能弱等问题,该镇打破了村域限制,将15个村(社区)划分为四大片区,采取村村联合、跨村抱团的方式,深入推进联村并建、产业联合、资源联通、效益联享的策略。通过以强扶弱、以优带次的方式,形成产业“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市镇将在人才联育、产业联兴、服务联心、治理联抓等方面继续努力,提升支部引领力、人才凝聚力、产业支撑力、组织服务力和发展新效能,不断厚实集体“家底”,让更多村民享受到集体发展的红利,推动乡村“联合振兴”。(李露平、徐伦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hj/1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