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真的要对体罚一片声喊打吗


图片来自网络,文图无关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在今天的中国,老师该怎样地教育学生,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实现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今天,一则新闻又引让想起这个话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7月14日四川绵竹南轩中学一个正在补课的高三班上,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一位杨姓女老师在当天的早自习时间,让班上十几名男女学生在教室外面站成一排,用扫把挨个打了六七下。

没有想到,这个事情被人录成视频发到微博上,引起学校以及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当天晚上,绵竹市教育局在官方微博通报称,已经成立调查组迅速核清相关情况,并责成学校立即召开事件所涉及班级家长会,通报相关情况,明确要求将根据核实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同时在全系统中进一步严加教育,严格要求,做到举一反三,要求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讲求方法,依法依规,科学管理,云云。

从通报上看来,该事件将对杨姓老师带来的处罚和压力可想而知。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这众口一词的情况下,我们不禁也应该问问,现在的教育怎么了?老师究竟要如何教育学生?如何体现严格教育的原则?

这座成立于年的南轩中学,原为宋代理学家、教育学家张南轩的故祠。其校训为“德艺齐修,学思并进”。张南轩原名张栻,字敬夫、钦夫、乐斋,号南轩,官至南宋右文殿修撰。曾在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讲学,与朱熹、王阳明齐名,是湖湘学派的主要人物。“学思并进”正是他的理学主要思想。

从张南轩的教育思想看来,他提倡对学生的“经世用、明人伦”教育,反对那种只顾追求功名利禄,不明人伦,不讲仁义道德的求学态度,提倡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如何处世做人。

张南轩像,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对张南轩教育理念的继承,不但南轩中学,我们所有的教育机构也需要反思,今天的我们究竟要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在社会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舆论高压下,老师不敢管学生,对学生的调皮捣蛋、不良言行不敢批评,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不管;有的老师只管上课,把教育、纠偏的事情一概推给家长;有些老师甚至还投学生所好,用一些方式去诱惑、收服学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教要育,就像对于苗木的培养,要时常掐枝修叶。对于那些还处于懵懂状态,不明事理,不求上进、不爱学习、不爱吃苦的学生,就需要严加管束,严加管理,要教育他们尊师重教、求学上进、刻苦耐劳,勤奋踏实。

在这种你情况下,老师的不闻不问,或者轻描淡写,或者放任自流,本身就是一种明哲保身,不负责任,缺乏师德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认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报道中,杨姓老师是90后,从高一就教这一个班的学生,并且是她带的第一个班。人都是重视自己的最初,比如第一个男朋友、女朋友,第一份工作,第一份礼物等等,尤其是女性,特别会投入自己的感情。可以想象,她对于这个班的学生是寄寓了真诚和爱心的。

作为90后,对于时下的社会风气,她难道会不知道吗?明哲保身她难道不知道吗?但是她能有这样的责任心、认真的工作态度,正说明她的可贵之处。

所谓的严是爱松是害,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面对就要奔赴高考的高三学生,面对十几名不能认真完成规定作业的学生,作为老师,对他们施以一下集体惩罚,我认为,也不是有很大的错误。

从视频里也看出,该老师只是拿着扫帚在每位学生的屁股上拍了几下,听视频里说,还有打手,相信也不会是用了多么大的劲,相信这位老师也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警醒那些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并不是要真的伤害他们。

现在,因为舆论的一边倒,一说到“体罚”,就是“谈虎色变”,殊不知,在国外的中小学校,体罚也是存在甚至有允许的,有些学校还规定,如果对于实在调皮的学生,家长不同意学校的体罚规定,可以申请退学。

作为学生,自然有其成长的过程,他们难免会犯错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和不足,如果单纯依靠说服教育,春风细雨,有时候是不管用的,老师、教育者施以适当的惩罚,提高警醒力度,这也是必须的必要的。

所谓矫枉必须纠偏。对于体罚,如果国人都是这样一片声的喊打,给事件当事老师和学校造成崩溃式的压力,那么,我们的孩子和学生会更加娇生惯养,无法管教,我们的老师又如何教育学生,师道尊严、严格从教又从何说起呢?

希望有关部门和国人三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hj/190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