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内知名网络媒体走进美丽金东”活动进入第二天,记者们参观走访桃花岛、丁阳岭万亩桃花园、百合牡丹园、施光南故里、上目宋村、浙江盆景艺术文化园,品尝了最正宗的金华酥饼,欣赏美景感受文化,同时领略当地农业转型、农村转美、农民转行的亮点。
光南故里
第三站记者们一行来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故里——东叶村。东叶村四面环山,气候温和,降雨充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优质高效的水果产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是“中国白桃之乡”源东“洞源”牌白桃主产地之一。每年三月,千亩桃花红,十里桃花香,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东叶村文化资源丰富,村西有施复亮少时读书处慧因禅寺,村东有七片岩景区,村北有施复亮、施光南陵园,村南有施复亮、施光南故居、施光南纪念馆,其中施复亮、施光南故居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民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万亩桃园
“这么大的桃园,如此多的桃花,还是第一次见到!”在丁阳岭村的万亩桃园,记者们发出感叹。
今年3月11日源东桃花节开幕以来,作为赏花的核心点丁阳岭村,满山坡的粉红色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人。
和往年不同的是,丁阳岭村今年设置了4家精品民宿,有40多张床位可供选择。除了配套设施齐全,源东的特色美食桃花羹、桃花酒、桃花鸡等,也可让游客一饱口福。
上目宋村
曹宅镇上目宋村,是金东区党建示范带上的一个示范点,也是小黄村区域党委所在地。记者们在村内看到,该村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卫生优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转情况良好。村里还有特色盆景苗木园,古建筑宋氏祠堂。
曹宅镇党委副书记李建锋介绍,党建示范带建设过程中,该村认真落实党建场所建设,委托广告公司规划设计,进一步加强办公场所和“三务”公开栏的规范化建设。认真做好党群服务中心的制度化建设,抓好党建各项制度的落实,村两委成员轮流值班制度、三务公开制度、党员的“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的公益活动制、党员干部联系农户制度都得到了认真的落实。
“通过党建示范带的建设,区域党委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区域内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村子变美了,村民的生活更幸福了。”李建锋说。
金华酥饼
3月24日下午,来自全国数十家知名网络媒体的记者走进金华酥饼专业村——金东区曹宅镇大黄村,一同发掘美食背后的秘密。
记者们首先来到位于大黄村的金华酥饼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墙壁上,记者们看到关于金华酥饼的传说:隋代程咬金曾在金华开过酥饼店,是酥饼行业的祖师。“酥饼居然跟程咬金有关系!”不少人感到惊讶。
20世纪80年代,大黄村一个叫黄兆成的贫农,幸得师傅杜永裕传授金华酥饼的制作方法,回村后以做酥饼为计,生活逐渐好转。后来,他搬家到曹宅镇上,生意好得超乎想象,于是他信心倍增。年,他带着全家从镇上来到了金华,在金华汪姜路租下一个店面,金华酥饼的手艺就从这里开始流传。
参观完博物馆,大家还品尝了现烤的“黄家春莲”、“苏香”等品牌的酥饼。正宗酥饼的美味令大家赞不绝口,不少人还现场买了几包,打算带回去跟亲友分享。
盆景艺术文化园
金东享有苗木之乡的美誉,盆景产业格外繁荣。下午记者们来到了位于金东区曹宅镇千人安村的浙江盆景艺术文化园。
“这么大的盆景还真少见!”不少记者看到许多高大的罗汉松种植在超大号的盆里做成巨大的盆景,不禁感叹起来,“原以为这里都是小盆栽,打算买几盆回去呢”。
据盆景园的业主介绍,园内许多造型优美的大盆景价值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上百万元。
曹宅镇负责旅游的干部徐红卫介绍,目前,文化园已完成全部招商工作,园内吸引了省内杭州、宁波、温州、丽水以及本地的种植大户落户该园。
古婺窑火
3月25日上午,记者们一行来到位于金东区江东镇的古婺窑火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上海酷旅网的记者邓彬说,这是她最期待的一站,看到这些文化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精美陶瓷就很喜欢。她打算好好写篇文章,向她们的读者推荐这个地方。
二楼的历史馆是婺州窑珍藏馆,收藏展示的主要是方益进个人的藏品。平方米大小的展厅里,摆放着余件汉代、东晋、隋代、宋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婺州窑。历史馆的对面是婺学堂,供有兴趣者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感受古婺文化。
方益进介绍,目前公司共有古婺窑火、风歌雅颂、瓷禧等多个自主品牌,产品涵盖陶瓷茶器、陶瓷家居工艺品、陶瓷饰品等。从9年7月正式办厂,“古婺窑火”先后与良渚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建立了合作,通过陶瓷开发文化衍生品,市场份额日益扩大的同时,吸引了一批艺术家前来洽谈、签订合作关系,而这类陶艺品,原创性、独特性、艺术性更强,进一步树立了“古婺窑火”品牌。
金东木板年画基地
一幅木版年画里藏着众多的文化寓意。3月25日上午,记者们来到金东区塘雅镇木版年画基地,参观孤本年画展厅,了解金华木版年画制作流程,体验木版年画制作,切身感受金华木版年画的魅力。
其中的《五娃治水》是黄箐箐由“五水共治”触发灵感创作的五幅作品,她把富有寓意的莲、棋、龙等意象融入到画作中,将传统木版年画技艺和现代题材巧妙结合,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用心。
大家对这种传统文化技艺饶有兴致,更对其精巧讲究的制作过程大加赞叹。
该基地是中国出版协会年画艺委会在浙江的唯一一个基地,目前里面的年画博物馆中已收藏60余套木版、0多幅旧年画,其中六成都是孤本。
这也是继山东潍坊、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河南开封之后的全国第六个年画制作基地。据了解,金华年画的制作历史要早于天津杨柳青等地,只比河南开封晚。
金华素有小邹鲁的美誉,文化积淀丰厚,木刻印刷技术在宋代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据考证,年金华双桂堂刻本《梅花喜神谱》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木版图籍。
金华木版年画题材多以神像、经书、佛像、花鸟为主,线条镌刻纤细工整,造型平和温润,色板有浓淡两种,浓版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图案多呈斑点状,人物均面呈和颜悦色,不易令人生畏。
在塘雅木版年画基地,可以看到制作年画的所有工具:手工雕刻好的线版、颜料、棕刷、布压和宣纸。年画的精髓,都在刻版上。设计画样、勾墨线、设计色稿、刨木板、贴画稿、刻线板,这里就要经过七八道工序。黄菁菁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来此体验木版年画制作的游客越来越多,接下来他们将打造更大的体验区,让更多游客通过亲手制作,感受金华古老的作画技艺。
金东那么美,媒体朋友和网络大V们纷纷为她吆喝起来↓↓↓
来源:金华新闻客户端
记者:贾振伟傅俊钟路
编辑:陈涵、凌昱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jt/1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