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精髓代代传
清末,绵竹出现了专门销售年画的市场,大市场在城内南华宫,有固定会期,从腊月初一开始,每天要出售到二更天,直到腊月三十;小市场在县城北河坝及城郊南轩祠至清道乡的道路旁
借助灾后重建的契机,绵竹正在打造一条“年画传承带”,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得到保护、传承、发扬光大
“鸳鸯笔”、“填水脚”、“明展明挂”……这是绘制绵竹年画中独有的艺术手法,也是绵竹年画得以千载传承的魅力所在
图6:在孝德镇年画坊内,一位女工正在制作绵竹年画《迎春图》刺绣产品“东门河坝看观花,南华宫里去买画”陈兴财等老艺人还依稀记得当时年画市场的红火景象
“年画艺术的传承,还要寄希望于人才下一步,我们要对年画传承绵竹市人民政府任钊人进行系统培养和保护;对年画传习所的培训提供更多服务,在市民、村民中加大宣传;还要深入中小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年画传承艺术教育”谈及绵竹年画发展规划,李术显得信心十足,“今后,绵竹要形成以城东绵竹年画博物馆为中心、以北部遵道棚花村年画传习所和南部孝德镇年画村及南派年画基地为轴线的‘年画传承带’,进一步把这一民间传统艺术保护、传承、发扬光大!”
耄耋之年的陈兴财老人面色沉静,动作轻灵在自家的画室,他用笔尖蘸足墨,稳稳握住笔杆,开始在画纸上逐笔勾勒落笔之处,线条细腻婉转,门神威严之相跃然纸上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自我改进的同时,绵竹年画也在积极“走出去”2009年3月,由苏州、绵竹四川德阳绵竹市两地联合主办的“同心同行桃花坞————绵竹年画联展”活动在苏州桃花坞开展通过年画展览、创作演示、宣传推介等,加强了两地年画产业的互动和交流,拓宽了合作渠道
为了培养年画传承人,当地政府一方面支持陈兴财、李方福等民间艺人继续创作,推介优秀画作;另一方面还开办了年画创作培训班许多村民重新开始了年画生产,绵竹年画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壮大,从2002年的3家作坊,到2009年发展到6家公司和23家个体作坊;年画产品的销售额从2002年的不足30万元,到2009年达到1100多万元;从业人员从2002年的10人,到2009年发展到776人绵竹年画产品也远销海外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殃及绵竹年画,部分珍贵年画资料受损不过,灾后重建为绵竹年画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图4:李方福老人正在绘制年画绵竹市清道学校
2002年,绵竹市开始举办“绵竹年画节”,系列推广活动多达40余项每位艺人在年画节期间的交易额可达几千元陈兴财之子陈云禄连续参加过几届年画节,他介绍说,每年年画节都是“年画生意最好”的时候,年画节期间的销售量占到全年的80%以上
在民间年画坊的小院里,陈云禄正带领一些工匠为一批定制的年画施彩,这是成都一家酒店订的500个沙发靠垫图案
与传统蜀绣等艺术的结合、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紧密对接,为绵竹年画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冬日暖阳缓缓洒向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这个年画传承长达数百年的川西村庄,村头已高高树起写有“中国年画村”的五彩牌坊新起的川西民宅青瓦白墙、简约古朴,墙面上随处可见各式年画:从抱着鲤鱼的送福童子,到神气活现的武将绵竹市职业中学,再到娇羞丰腴的仕女……喜庆多姿,丰富多彩“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经江苏省苏州市援建的射箭台村,已然重获新生
在射箭台村,常见的还有普通人家的年画坊
本报记者 喻 剑摄
棚花村年画传习所里,大批刺绣女工埋头工作,村里妇手中的彩色丝线在绢上飞快穿梭在年画市场,刺绣年画成了“香饽饽”据传习所负责人介绍,连日来不少外地顾客专程上门订购刺绣年画,刺绣年画订单量逐日看涨经过传习所向外推广,一幅10厘米见方的小绣品,市场价格在100元左右;大框年画最高可卖到一幅2000元至3000元;少数制作精美的大幅年画甚至可卖到上万元
“江苏的对口援建,直接推动了绵竹年画的恢复和发展苏州桃花坞本身也是年画之乡,对于年画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经验就绵竹市孝绵竹市教育局电话德镇而言,在援建过程中,苏州带来的既有硬件的重建,又有年画销售市场的拓宽,还有对于年画产业发展的重新认识”绵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李术介绍说据悉,江苏省苏州市在对口援建绵竹市孝德镇中,规划投资2000万元,将绵竹孝德镇射箭台村建设为集年画制作、展示、旅游、交易为一体的年画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包括年画村入口广场、景观路改造、水乡长廊、民房改造、年画展示馆、综合接待楼、年画湖等8大标准性建筑据统计,目前全村年画系列产品销售年收入约160万元,年画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逾万元
地处川西平原区的绵竹,自古物产丰饶,百姓生活富足绵竹年画植根于民间,内容取材广泛,除了常见的镇宅祈福、贺喜迎祥的题材,还包括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绵竹市汉旺镇邮编民俗民风、名人字画、花鸟虫鱼等流传至今的年画古版《百子图》,题材取自我国古代社会的童趣体育活动;《三国演义》展现的是情节曲折的历史故事绵竹年画的门类也较为繁杂多样,包括长卷、斗方、门画、案子、画条等
在遵道镇棚花村,一些村民已经重新做起了“农家乐”的生意,农历新年临近,新盖的年画小院布置得喜气洋洋,不少成都、德阳游客慕名而来友云居的经营者周忠琼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绵竹年画村的名气比以前更大,外地游客比以前更多了生意好的时候,我们每天的营业额能有3000元,光是游客买走的年画产品,价值就有上千元!”无疑,乡村旅游的带动,也将成为绵竹年画发展的一大机遇
工人手艺不平凡
当地绣坊主人钟思琦老人看准了刺绣与年画结合即绵竹市广济镇邮编将带来的市场,“有了好的年画基地,刺绣技艺可不能原地踏步!”她准备到江苏去学习苏绣,要把苏州的乱针绣法融入到绵竹年画中,创造出新的品种
图5:陈兴财与胡光葵正在交流木版雕刻技术本报记者 喻 剑 钟华林 实习生 蔡汶君
除了传统的年画,一批新颖独特的年画工艺品也正在得到市场的青睐年画坊已经向市场推出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具的礼品式年画产品,如“手工年画挂历”、“小年画套装”、“刺绣年画”、“皮影年画”等
宋代川西古城绵竹,雕版印刷工艺的推广为木版年画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了土壤历经明清两代,至清乾隆年间,绵竹年画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绵竹县城年画作坊有300余家,从业人员逾万人,全县每年生产门画1200多万份,画条200万份以上
此外,在地震中绵竹市最新招聘受损严重的绵竹年画博物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已纳入灾区恢复重建计划新绵竹年画博物馆面积达4000平方米,由展厅、美术厅、传习培训厅等组成,已于去年5月11日奠基今年年中,集收藏、整理、保护、研究、传承、展览、宣传、交流功能于一体的绵竹新年画博物馆,将建成开放
近年来,受当地政府的扶持,绵竹年画得以恢复和振兴绵竹市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组织了一批专业人员对绵竹木版年画进行了抢救、保护,同时进行研究创新和开发利用,投资500万元成立了绵竹年画博物馆,对绵竹境内的年画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绵竹市乡风画庄的总经理肖敏带领绣工开发出上百种年画日用品t恤、腰垫、佩饰、挂历、书签、丝巾……乡风画坊的年画产品琳琅满目,年销绵竹市职业中专售额达百万元这种规模的画庄在绵竹市超过20个
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年画产业化发展,是绵竹年画经营和发展的方向
绵竹年画中独有的艺术手法,是绵竹年画得以千载传承的魅力所在
绵竹年画有北派与南派之分,北派硬朗、南派清丽陈兴财是绵竹年画南派传人,也是绵竹年龄最大的年画民间艺人之一
据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介绍,从1993年至今,绵竹年画博物馆一共搜集年画原作1000多件,整理、复制传统年画资料200多件,翻刻年画新版100张,从外地复制散失的年画珍品55件,收藏清代老版80多块,并编写了《绵竹年画资料汇编》6集,出版了《绵竹年画》画册、《绵竹年画精品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木版年画集》以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卷》等
年画刺绣相结合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绵竹年画以夸张的人物造型、完整清晰的构图、古朴流畅的线条、艳丽明快的色彩,表现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绵竹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2006年5月,绵竹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1:村民们在自家新房上绘制的年画
由江苏常州市援建的遵道镇棚花村年画传习所已于去年5月9日建成开馆“遵道镇棚花村也是绵竹知名的年画村,地震前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的‘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李术告诉记者年画传习所集年画生产、展示、交流、销售等为一体,投资近900万元,设有年画及刺绣培训教室、老艺人工作室、实习绵竹市仁爱医院招聘基地等
与传统蜀绣等艺术的结合、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紧密对接,为绵竹年画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艺术当随时代新绵竹年画发展到今天,和其他年画品种一样,面临的是创新但创新年画不是说不要传统,也不是改变传统,而是要面向市场发展,服务市场”胡光葵认为,年画制作和销售队伍应当把对年画艺术的探索和面向市场的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年画市场发展壮大,实现年画艺术事业和生产经营的共同繁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一名好的绵竹年画师,要掌握好刻、染、描、勾、绵竹市邮编涂、晾、晒以及调色、浸润等多种绘制技巧,绘画的过程中,还要善用夸张、写意、幽默等多种表现手法技巧高超的艺人通常还有“拿手绝活”画案上放着一小碟水和一小碟桃红颜料,绵竹年画北派画师李道春摊开一张仕女图,先用羊毫笔蘸赭色勾画出仕女鼻子、耳朵的线条,接着换用扁笔画下眉、眼皮和嘴,然后点出眼睛仕女立时眉眼含笑,嘴角上扬,神采奕奕最后,李道春手执扁笔半边轻蘸碟中的水,半边蘸颜料,待水色混合后,在人物的面部轻轻一转,笔端转动之处,颜色亦浓亦淡,仕女面庞顿时灿若桃花————这几转几点,便是绘制绵竹年画中常用的“鸳鸯笔”技法陈兴财随手将颜料渣子混上水,立笔蘸墨,任意挥扫,粗粗地涂在印了线版的门神画上两三种颜色绵竹市仁爱医院招聘,寥寥数笔大气磅礴,像是中国画的大写意下笔之处,门神栩栩如生————这是绘制绵竹年画中颇具特色的“填水脚”技法
在孝德镇大乘村,经过精心设计和绘制,绵竹画师们已经完成了100余幅新作品上墙工程优美朴素的仕女图、活泼欢快的童乐图、喜庆吉祥的福寿如意、秀丽雅致的江南山水等图案,与大乘村青瓦白墙的农居相映成趣,成为绵竹市灾后重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传习所年画坊主人李明凤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年画可以在青年人当中找市场,我们可以开发更时尚、更流行的新品种”目前,这个年画坊已经开发出镶入年画的水晶座礼品摆件
“绵竹年画的制作有讲究先由画师起稿,在案上作画;后用木刻版,印出轮廓,再印刷到纸上,配色施彩”陈兴财一边说,绵竹市兴隆学校一边熟练地为门神描上飘逸的胡须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色彩鲜艳、造型别致是其主要特色有画诀云,“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人工彩绘传千载,齐肩杨柳并潍坊”陈兴财的画桌上放置着三四个插满毛笔的笔筒,还有装着洋红、桃红、黄丹、佛青、品蓝、品绿等各色颜料的瓶罐和小碟
绵竹年画在人物等主体的造型上也有鲜明的特色———画面主体形象夸张,风格极尽浪漫“‘英雄无项、美人无肩’、‘立如一张弓,坐如一口钟’……”陈兴财随口说起了绘画要诀,“画门神,人物的形象纵向要扁,横向扩宽,要画出健康壮硕、威风凛凛的感觉”民间画师还重视用线条来装饰、平衡画面“流水褶子(线条)要活套,铁线褶子要挺直”,这一屈一伸的变化,赋予了年画韵绵竹市人民政府律感和节奏感
图3为遵道镇棚花村年画传习所
灾后重建为绵竹年画带来了契机,也给陈兴财、陈云禄父子这样的传统艺人带来了大批订单这段日子,射箭台村各大年画坊里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技法熟练,各自忙于印墨、施彩等工序
绵竹年画源于北宋,盛于明清由于以线版拓印为主,绵竹年画也称作为木版年画它既传承了唐代之前手工绘制年画的制作风格,又继承了唐代之后雕版印刷年画的风格
在绵竹,年画坊和传习所是年画制作、销售的中心,也成为民间艺人们交流技法和创新思路的集合地;绵竹年画博物馆也在从功能、材料、工艺等方面,加快年画产品的创新“年画博物馆已经开发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年画服装、年画册页、手绘年画折扇、手绘年画门票、绵竹市工商局年画贺卡、年画挂历等系列年画产品,受到了多数消费者的喜爱”胡光葵介绍说
图2:为年画上色时,开脸是颇具技巧性的一步本报记者 喻 剑摄
“订单量太大了,够我们十几号人忙上一阵子!”陈云禄脸上有些疲倦,但依然带着笑容
转发此文至微博
绵竹年画在色彩的处理上,讲求对比鲜明,以色扶形“深配浅酽配淡,深、浅、酽、淡要顾全这是我们长期实践总结出的调色之法”陈兴财拿起一幅绘好的《门神图》————门神的袍服以猩红为主,镶上品绿色,再加上少许金、银、黑、白等对比色,画面色彩呈现出调和之美
得白癜风的原因需要我们注意白癜风患者献血会让其他人患上白癜风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jt/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