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德阳市年小春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3月15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区(市、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植保站站长、专业测报员并会同市气象局农气中心专业人员召开了年全市小春作物主要病虫测报会商会议。根据全市病虫测报调查情况、作物品种布局及历史技术资料,结合气象预报,综合分析了我市小春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了防治策略。

一、病虫发生趋势

今年我市小春作物主要病虫为中等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约万亩次。对我市小春作物影响较大的主要病虫害有:小麦条锈病、麦类赤霉病,小麦蚜虫、麦蜘蛛、油菜蚜虫、油菜菌核病。

(一)小麦条锈病

1、发生程度: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3(4)级〕。预计全市发生面积50万亩。

2、防治适期: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

3、预测依据:

(1)始见期较去年显著推迟。今年,我市小麦条锈病始见期为年2月24日,较去年推迟70天;旌阳区小麦条锈病始见期为年3月4日,较去年推迟52天;中江县小麦条锈病始见期为年2月26日,较去年推迟72天。

(2)前期发生面积小,发生程度轻。截止3月16日,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仅有0.55万亩,较常年同期相比显著减少,为近十年来同期极值。据罗江区、中江县和旌阳区调查,有中心病团出现的田块占发病田块比例在1%以内。

(3)春季气象条件前期不利于、后期将有利于条锈病发生。我市为小麦条锈病的越冬区、冬繁区,近20余年来都常发、高发条锈病。但今年1月先冷后暖,下旬平均气温异常偏高3.1℃,2月平均气温11.7℃,居历史同期第一高位,全市季总降水量偏少,此气候条件不适宜条锈病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据气象预报:3月、4月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量偏少,但雨日数仍然较多,对条锈病后期扩散、蔓延是基本有利的。

(二)小麦蚜虫

1、发生程度:中等偏重至大发生〔4(5)级〕。预计全市发生面积万亩次。

2、发生高峰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

3、防治适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

4、预测依据:

(1)受明显暖冬、冬干气候影响,蚜虫越冬基数大。当前小麦蚜虫发生面积大,有蚜田块率和百株蚜量均较高。截止3月16日,全市小麦蚜虫累计发生面积13.3万亩。绵竹市什地镇、新市镇调查有蚜田块率均为%;广汉市连山镇、和兴镇调查有蚜田块率分别为32.4%和20.6%。

(2)小麦蚜虫是我市小麦上的常发、普发虫害,3~4月气温回升,且有中等强度春旱发生,对蚜虫发生为害十分有利。

(三)麦类赤霉病

1、发生程度:中等偏重至大发生〔4(5)级〕。平坝区重于丘陵区。预计全市发生面积70万亩。

2、侵染高峰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

3、预防防治适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

4、预测依据:

(1)田间菌源量充足,稻桩带菌量多。田间残留稻桩和麦田稻草覆盖,导致赤霉病菌源量大,同时稻草覆盖形成阴湿对子囊壳发育有利,近几年我市田间稻桩丛带菌率比较稳定,变化不大。绵竹市调查各类型田稻桩丛带菌率加权平均15.03%,较去年有所减少,但仍然十分充足。

(2)小麦感病生育期(扬花期)气象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全市小麦大面积扬花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据市气象预报,3月22日后均为小雨,气温正常略有下降,非常有利于子囊孢子的弹射释放、传播蔓延和萌发侵染。

(四)小麦白粉病

1、发生程度: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2(3)级〕。预计全市发生面积15万亩。

2、发生高峰期:3月上旬至4月上旬。

3、防治适期:3月上旬至4月上旬。

4、预测依据:

(1)据市气象分析,我市去冬今春(12月~2月)季平均气温较年同期偏低0.2至1.1℃,季总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中江偏少3成,其余接近正常,此气候条件有利于白粉病菌源的越冬。

(2)发病面积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旌阳区在孝泉镇和德新镇调查,发病面积分别占调查面积的4%和6%;广汉市在多地调查汇总,发病面积占调查面积的3.64%。

(五)麦蜘蛛

1、发生程度:中等发生(3级)。预计全市发生面积20万亩次。

2、发生高峰期:3月上旬至4月上旬。

3、防治适期:3月上旬至3月下旬。

4、预测依据:

(1)据我市各区(市、县)植保站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市局部区域麦蜘蛛发生程度均偏重(特别是沙田地),目前调查发现绵竹市的新市镇、什地镇和九龙镇等部分地区域发生较重。

(2)百株螨量有增有减。其中绵竹市通过在多地调查,百株螨量加权平均值.2,较去年相比增加较多;旌阳区通过在多地调查,百株螨量加权平均值,较去年相比减少较多。

(3)麦蜘蛛喜湿,生育适温为8~15℃,气温超过20℃以上大量死亡。据市气象预报,我市3月平均气温在13℃左右,且3月下旬有多次降水过程,因此4月中旬前有利于麦蜘蛛发生为害。

(六)油菜蚜虫

1、发生程度:中等发生(3级)。预计全市发生面积50万亩次。

2、发生高峰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

3、防治适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

4、预测依据:

(1)目前各地发生程度较去年相比有增有减,但近两年我市油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因此预计发生面积将有所增大。绵竹市多地调查,百株蚜量加权平均为.3头,较去年头有所增加;旌阳区在黄许镇调查,百株蚜量加权平均为头,均较去年有所减少。

(2)3月、4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3月接近正常、4月偏少,对油菜蚜虫发生无不利影响。

(七)油菜菌核病

1、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4级)。预计全市发生面积50万亩。

2、浸染高峰期:3月上旬至中旬。

3、防治适期:3月上旬至中旬。

4、预测依据:

(1)油菜菌核病叶片发病株率较去年有所增加。绵竹市在多个乡镇共调查株油菜,菌核病叶发病株率为5.5%;中江县在多个乡镇共调查株油菜,菌核病叶发病株率为23.9%,叶片发病株率均较去年有所增加。

(2)前期气象条件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根据市气象分析,2月下旬至3月中旬,我市有多次降雨,而油菜感病生育期(花期)恰好在此时间段内,因此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发展。

(3)当前发生面积适中。截止3月16日,全市油菜菌核病(叶发病)发生面积为14.98万亩,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二、防治意见

1、小麦条锈病。加强监测普查,抓住发病初期,组织防治,实施“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

2、麦类赤霉病。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小麦、大麦初花期(扬花5-10%),应密切注意天气情况,若气象预报有连续阴雨(或雾露)天气,平坝区、免耕区应大面积施药普防,丘陵、非免耕区对槽田、一台土进行施药防治。

针对近年来麦类赤霉病发生严重的趋势,如果花期、灌浆期雨日较多,应普治二次。即在初花期防治一次(防侵染)、灌浆初期(谢花后5-7日)防治一次(防病害发展致症状表现),以确保防治效果。

3、小麦白粉病。在条锈病发生区,防治条锈病的同时可兼治白粉病;在条锈病尚未发生但白粉病已发生区域,应单独防治白粉病。

4、小麦、油菜蚜虫。对蚜虫的防治,应采用“抓住关键时期,选用高效低毒药剂,快速歼灭”的策略。在齐穗后期至花期和灌浆期加强防治,确保产量。

三、防治药剂

请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选用对路药剂。

1、小麦条锈病: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30%己唑醇悬浮剂等药剂,可同时兼治白粉病。在有白粉病发生的区域,建议不选用丙环唑。

2、麦类赤霉病:可选用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20%甲硫·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

可选用复配制剂g/L戊唑·咪鲜胺悬浮剂、15%井冈·戊唑醇悬浮剂、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同时防治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

3、麦蚜、油菜蚜虫:可选用3%高氯·啶虫脒微乳剂、30%高氯·吡悬浮剂或2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吡蚜·噻虫胺悬浮剂等药剂。

4、麦蜘蛛:可选用10%阿维·哒螨灵乳油、15%阿维·乙螨唑悬浮剂等药剂。

可选用复配制剂28%甲氰·辛硫磷乳油,同时防治蚜虫和麦蜘蛛。

〔编者按〕:“德阳市年小春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全文如上(文中提到的20%三唑酮乳油为我公司秀白克、30%己唑醇悬浮剂为穗爽、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为悍打、20%甲硫·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为俊哥、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为穗特加、g/L戊唑·咪鲜胺为一帆休菌特、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为粒粒增、30%高氯·吡悬浮剂为洋乐、2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为解围、30%吡蚜·噻虫胺悬浮剂为千机变、10%阿维·哒螨灵乳油为万克、15%阿维·乙螨唑悬浮剂为抄满。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jt/161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