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绵竹历史上的廉官之二一马之官刘宠


hpv专家刘军连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5%86%9B%E8%BF%9E/58476557

勤政为民受爱戴,清廉美名千古传。在绵竹这座逾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其中不乏为政公正清廉的官员,他们以廉洁耿直为人、以公正无私立身,为官一处、奉公守节、一心为民,为群众所称道,是绵竹历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史以明志,察古而鉴今。古代廉官的故事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好的榜样,让我们在了解绵竹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积极向廉官学习,做新时代勤政为民、清廉自律的好干部。

本期推出东汉清廉县令刘宠“一马之官”的故事,欢迎鉴读。

刘宠,生卒年不详,字世信,东汉末年,广汉郡绵竹人(今四川绵竹人)。他为官正直,《华阳国志》对其有“超类拔萃”的高度评价。他清正廉洁,升任太守时只骑一匹马去赴任(“乘一马之官”),卸任时“仍乘一马而还”,是绵竹历史上有名的清廉县令。

同名同姓都是廉臣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同名同姓的名人。而以“刘宠”为名者也至少有两位,且都是廉臣,并且都生活在东汉晚期。其中一位“刘宠”为《后汉书》所记,字祖荣,山东牟平人,曾任会稽太守,以“一钱太守”的清廉事迹知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廉”之一。另一位则为《华阳国志》所记出生绵竹的“刘宠”,曾任成都、郫县、郪县(三台县)、安汉县县令,也以清正廉洁知名。

为官一任不畏豪强

据《华阳国志》记载,刘宠出身寒微,因为精研《公羊春秋》而被荐举为成都县令,后来又转任郫县、郪县、安汉县的县令。而他之所以被调来调去,是因为他特别善于治理“难治”之县。

东汉末年,成都地区的土著豪族势力十分强大,“诸县多难治”。刘宠为官的第一站成都县,当时就有柳、杜、张、赵、郭、杨等诸多大姓,他们“挟其财势,欺凌小民”,称霸一方。尤其是赵姓一族,倚仗朝中有官恣意妄为,屡犯王法。刘宠任成都县令后,毫不畏惧,一上任就将多次犯法、曾任濮阳太守且强横的赵子真父子治罪,远近豪强莫不震惊。

当时“难治”之县挺多,朝廷又调刘宠转任郫县、郪县、安汉县县令,甚至还杀回马枪。例如,郫县土豪杨伯侯兄弟霸占了许多良田作为家族的坟地,听说刘宠改任郫县,吓得举家迁往成都县躲避。没想到后来刘宠又回任成都县,包括杨氏兄弟在内的土豪大姓纷纷敛迹。

一马之官一马而还

刘宠为官清廉,在任成都县令时就以廉洁知名。据《益部耆旧传》佚文记载,当时刘宠的母亲去世,“家贫无财”,刘宠不得不变卖唯一的值钱之物——母亲手上的金环才得以安葬。也正因为他自身清正廉洁,故而惩贪除霸地方豪强不敢有怨言。

刘宠升任太守后,更注重自己的品行。据《华阳国志》《蜀中广记》等史书记载,他由成都县令升任牂柯(zāngkē)郡太守时,只骑一匹马去赴任(“乘一马之官”),别无随从与家当;任职九年,卸任时“仍乘一马而还”,更无财物与辎重。其间,他“布衣疏食,以俭化民”,赢得吏民百姓爱戴,成为该郡历史上最著名的太守之一。《华阳国志》评价说:“超类拔萃,唯有世信(刘宠字世信)”。他离开后,官员百姓将他的事迹刻录在石碑上,永世铭记(“吏人为之立铭”)。这是历史对一位绵竹出生的东汉贤臣的中肯评价。

人物生平图·刘宠——他清正廉洁,升任太守时只骑一匹马去赴任(“乘一马之官”),卸任时“仍乘一马而还”,是绵竹历史上有名的清廉县令。

信息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收集整理

审核:钱哨

编辑:陈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jt/162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