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刘洪彪,字后夷,号逆坂斋,年生于江西萍乡。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第二炮兵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书法创作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首届中国书协“德艺双馨会员”,年度“中国书法家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年、年、年三次蝉联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称号。年在北京设立“刘洪彪书法馆”。年受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被授予“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中国文联颁发的“在-年‘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中作出积极贡献”荣誉证书。
自学书法五十余年,兼涉诸体,尤擅行草,作品参加国内外诸多高规格大展,并多次获奖。早年蝉联全军第一、二次书法比赛一等奖。年在洛阳博物馆举办二人书画联展,年、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洪彪四十岁墨迹展”和“刘洪彪五十岁墨迹展”,年在北京举办“阅世读人·刘洪彪六十岁墨迹展”。出版作品专集、合集十余部,出版文集《缀连琐碎》和《刘洪彪文墨》(一函五册)、书法展览设计装置图文集《盛装书法》。曾应邀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等高等学府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书法家协会授课,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进行草书教学,并多次做客“名师点评”。
作品被中南海、故宫博物院、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收藏。六十余次出任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和全国、全军书法展览评审委员。多次出任全军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委员。曾先后出访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作品欣赏
草书中堂/徽宣/一得阁墨朱液/cm×70cm
释文——
精英高举二王旗,神往心驰向剡溪。
书圣千秋无上誉,传人亿万颂安息。
《沈鹏书法精英班金庭朝圣》一首。
书斋自叹/cm×70cm
释文———
从来迷翰事,问菜和粮。
入寺先观匾,登堂久看墙。
性情浮楮上,欲望沁毫端。
字外字中意,黑白知尽详。
喀什游吟六首/小楷横幅/徽宣/一得阁墨朱液/69cm×37.5cm
释文——
有心尘世走,无力地中眠。历历百千载,相隔咫尺间。《香妃墓》
黄土高崖上,一代一重天。交错纵横巷,族亲血脉缘。《高台民居》
汤沸香弥漫,尘腾影幻迷。人羊相挤兑,交易共欢。《阿瓦提集市》
南疆戈壁旷无边,猛见秃山焕赤颜。
更有一湖神秘水,映出奇瑰梦中天。《红山谷》
赤岩转瞬变白沙,日照湖环云做花。
忘却胸间杂乱事,读山阅水望天涯。《白沙山》
奇光铺牧场,神霭罩冰山。草盛牛羊乐,滩辽犬马欢。《塔哈尔牧场》
西藏行六首/行书中堂/徽宣/一得阁墨/70cm×23cm×4
释文——
天黑路暗万人蠕,哲蚌寺周景象殊。乍现天光佛色显,哈达如雪祈声。《展佛》
高峡深谷嵌巴松,如幻如谜造化功。树抱桃松情切切,叶呈龙马意浓浓。
蓝波红浪神灵艺,青藓绿丝岁月工。雅士犹惭阅历浅,洗心务尽向天躬。《巴松措》
花遍荒原草漫坡,香弥旷野韵流河。逶迤篱障蜿蜒水,频按快门尽捕捉。《鲁朗镇》
雪域高原人造山,挺胸昂首万峰间。回廊曲径说神秘,画栋雕梁道斑斓。
经室佛堂难意会,楼阁宫宇好言传。千年圣殿辉煌史,举世何人不晓。《布达拉宫》
天湖纳木措,圣水接祥云。日灿波如缎,风平浪若。
一人忽落水,众友顿开诨。落者反唇道:吾福谁比伦?《纳木措》
旋至米拉山口间,停车踏雪风如鞭。明知盛夏炎炎日,暗惑隆冬凛凛天。
世有千奇百怪事,人无五次三番缘。经幡蔽日遮天处,又见白云绕脚边。《米拉山口》
绵竹一日六绝句
楷书条幅/徽宣/一得阁墨朱液/cm×26.5cm
释文——
双流北去向绵竹,车上急更迷彩服。速抵营盘拥战友,豪情爱意彻身流。
《绵竹急旅》
数里绵延绿帐篷,右边车噪左蛙鸣。夜深人困呼噜起,妙若管弦交响声。
《营帐夜宿》
老村世代曰“河兴”,天地绝情一震沦。“乐哉斯丘”激众志,三天三夜立新村。《河兴新村》
千里驰援速向西,灾情如令救兵急。先行粮秣未先享,慷慨给充难者饥。
《军品赈灾》
“感谢亲人解放军”!动情洒泪诉心声。一瓶饮料相推让,忘却伤疼又心疼。
《灾民情意》
校园一夜成荒冢,村舍瞬间变死丘。天地无情人大爱,全球齐力造新屋。
《人间大爱》
右录《绵竹一日六绝句》。二零零八年五月廿九日,余奉命急赴汶川地震重灾区绵竹。匆匆一日,所见者刺目,所闻者惊心,感而急就六绝句。甲午季夏中浣,刘洪彪。
草书斗方/徽宣/一得阁墨/69cm×69cm
释文——
戊子樱花怒放间,东飞跨海入邻天。
轻携书品二三纸,遥想文缘千百年。
《随中国书法代表团出访日本》
谈艺摘录
逆坂斋絮语
◎打开电视,浏览世界;翻阅典籍,涉猎百科;
俯首书斋,思连今古;置身床榻,心游乾坤。
◎书法是高雅的,高级的,高贵的,所以不能亏待了她。
◎书法是美化的汉字布阵,是艺术的黑白构成,是心灵的点画聚散,是情感的线条流动。
◎写字先要到位,再求味道;做事必须讲究,不能将就。
◎不因袭古人,不尾随时贤,不重复自己。
◎草书盛世可望由今人创造。
◎师古不泥古,学人勿同人。
◎为书法穿盛装,让书法住别墅。
◎所谓艺术作品,须讲原创性、唯一性,不同于古,不同于人,亦不同于己之以往。若停留在临摹阶段,或满足于既成面目,不思变改,千篇一律,几十年如一日,则无异于“复印机”和“流水线”。
◎书法创作,尤其是草书创作,当于理性调控下感性书写。理性即规矩、法度、基本功;感性即兴致、情绪、想象力。
◎“字如其人”之谓最能在草书作品中得以印证。善人之草温润,恶人之草粗蛮;雅人之草斯文,俗人之草丑陋;君子之草正大,小人之草腻歪……故学草者字外之功尤为重要,切不可忽略文化素养和品藻修炼。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学草者之毕生任务。行路以长见识、开眼界;读书以积学识、宽思路。唯见多识广者,方有“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之心智与办法。
年5月3日于京北逆坂斋
学术观察
生命意趣与细节之美
——漫说刘洪彪书法
郑晓华(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细节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灵魂之美。欣赏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印象深刻的便是生动的细节。我们越发觉得书法审美比之文学审美的难度要大。文学形象的直接与丰富,可以给读者提供实证与想象,作家创作的前后差异,阐述起来自然不觉枯燥。而书法作品是由线条、点划组成,抽象而玄密,试图说清楚此间的原委,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无疑,刘洪彪是当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家之一。在当代草书创作领域,他是一位代表性人物。他所走的艺术之路曲折、坎坷,又由于书法理性的强化,举手投足,便有了艺术的风度。刘洪彪紧紧依靠晋人的骨肉,上寻下溯,注意捕捉汉字书写的生命意趣,使书写与内心对接,形式美与文化涵义相连。言必称魏晋的当代书坛,被视为理论自觉的书坛是有道理的。晋以前书法还没有形成主体性的艺术话语,一切书写都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具体性几近一个劳动的工具。晋以后中国社会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政治对文学艺术的直接干预,对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晋是幸运的,政治的相对弱化,使得艺术家获得了短暂的思想解放,手中的笔跳动起来了,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刘洪彪掌握了系统的书法史知识,他当然知道书法史中的书法家孰重孰轻。选择即命运,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创作成果。丰富而含蓄的线条,奇崛而通达的结体,感性而蕴籍的墨韵,拂动着生命的气息,文化的韵味。这是书法真正意义的展示和实现。刘洪彪遵循中国古典美学法则,但不满足既往的模式,试图以自己的艺术激情,开拓书法创作的康庄大道。不过,开拓者必然面临风险,艺术的创造者,时刻有没顶之灾。刘洪彪如同艺术之路上的殉道者,不顾及风险,而是一如既往地向前进。刘洪彪手中的笔提按着线条的意象,以整体的书法感觉,适度夸大书法作品的形式,焕发了书法艺术的活力。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重要的表征就是细节。也可以这样说,探索的成功与否在于细节的安排。传统书法的经典之作,生动的细节源于书法家自然的书写,《兰亭序》、《争座位》的神来之笔,就是证明。当代书法创作的过程,与传统书法创作的过程出现了历史性分裂。当代书法家似乎更自觉地把书写纳入到艺术创作的轨道上来,细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书法家的刻意而为。没有办法,繁荣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书法,在工业文明的干预下,一定是身不由已。刘洪彪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节之美。第一,惯常的表达,或许没有穷尽作者的情思,便以另外的书体,另外的色彩,标注自己的些许感喟。第二,当代书法不能与视觉冲击力无关,刘洪彪的细节,扩充了作品的形式,暗合了当代书法欣赏者的想象,产生了现代意趣。有可能这样的“暗合”会被误解,但是,这是艺术的进步,是需要我们鼓掌的。
聚艺堂——纪江华书法工作室函授招生(免学费)
详情
扫一扫,有效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ly/1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