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15日讯有张病床的汉阳“医院”,集结了湖北、山东、四川、福建4个医疗团队共余人,医院中医科护士长钟晓莉,便是名四川援鄂医护之一。从2月10日抵达武汉,钟晓莉坚持写援鄂日记,真诚,朴素,读来让人泪目。
2月9日出发前夕,钟晓莉曾代表第六批援鄂医疗队护理人员发言。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自己有幸被选为发言,缘于年汶川大地震时,德阳市的绵竹、汉旺也是受灾地区,受到全国人民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医护人员,战“疫”需要,义无反顾。
钟晓莉与同事的合影。图片由钟晓莉提供
在武汉五天,钟晓莉和四川同行一起,管理着汉阳“医院”张床位。她感叹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积极主动,甚至每次从“医院”结束工作,回到驻地,护理组又开始在群里讨论,如何让工作更优化,病人感觉更舒适。“想让病人每天的时间过得开心一点。”为了帮助病人健康地打发时间,医护人员教病人练八段锦、打太极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令她们欣慰,“我们每天也会向患者普及如何正确戴口罩,一些基础性慢性疾病如何防治等医学常识。”
钟晓莉落地武汉的第一感受是市民的坚强,工作、生活在继续,超市在营业。因为进舱之后,不能随意出酒店到公共场所去,她和同行去超市采购。听说她们要来,原本5点钟关门的超市,耐心等到六七点,“每个在自己岗位上做好工作的人都是逆行者,大家互相承担,战胜疫情。”
一轮工作结束后,钟晓莉的手已红皴。图片由钟晓莉提供
来武汉前,8岁的儿子舍不得母亲,哭着不让走,钟晓莉表现得很淡定,并欣慰儿子现在表现不错,每次电话都叮嘱她多喝水,多吃点。她说自己医者无畏,只要科学、完善地做好防护,有信心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战胜病毒。
回忆起武汉的第一晚,她哭了。她说当时大家在酒店楼下集中,有个穿蓝色冲锋衣的小伙子,看她们统一着装,便问她们从哪里来,多少人?医院的同行,便说来自四川,人左右。来不及多说一句“加油”,小伙子便匆匆走了。第二天,酒店大堂便收到了这个伙子送的15箱方便面、一箱榨菜,“全是我们四川人喜欢的香辣、麻辣口味”。在电话那端的钟晓莉语带哽咽,哭了。
为了便于工作,钟晓莉和同行的医护人员在武汉剪了新发型。图片由钟晓莉提供
附:钟晓莉援鄂日记
2月10日
报名要去武汉支援后,儿子哭了,老公和父母只简单给我说,注意防护,注意休息。但我知道,他们的心将会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ly/17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