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绵竹抓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创新设置片


绵竹市在抓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在撤并乡镇设立8个集镇大社区综合党委,迅速填补乡镇撤并后集镇建设发展管理的组织引领空白,形成党建联盟合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周边村(社区)与集镇社区规划同行、政策同步、服务同力,引领76个村(社区)、名党员和近10万名群众参与改革发展事业,逐步形成农业种植、乡村旅游、民宿产业等片区发展示范带。

成立集镇大社区综合党委后,为确保综合党委服务力度不减,绵竹市按照“点位不变、服务提升”原则,扎实开展党群服务中心(站)提能建设,授权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事项96项,明确党群服务站服务事项38项,构建起村站就近办、综合党委及时办、镇(街道)综合办的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建立“一站式办理”服务机制,实现“多点接件、一网代办”,便民服务比撤并前提速30%以上。

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绵竹以党组织联盟或功能性党委等形式,搭建起镇村片区发展的议事协调平台。绵竹市清平镇通过联村设党委、联网建支部、联产设小组,构建起“景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产业党小组”的“1+5+4”党建联盟,带动党员群众成功走出一条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的产业转型发展“三变”之路,清平镇获评“德阳市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在绵竹市新市镇探索村企融合发展模式,以白庙村为中心村,依托龙蟒集团兴建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联合3村4企设立工业园服务区综合党委,构建起“综合党委+民主协商+五大服务”的“”融合发展机制,通过建设仓储中心、商业门面、专业市场等物业项目找到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实现集体经济年创收30万元以上。

绵竹突出随事而制,实行“大联动”服务民生事业,不断完善医疗、教育、城乡治理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整并优化7大片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党组织设置,医院、医院医共体党委,构建起“1+1+N”的医共体组织体系,积极发挥“华西—绵竹”医联体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各片区医疗机构提档升级,进一步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趋于“同质化”的医疗服务。绵竹市紫岩小学、大西街小学撤销党总支、成立党委,搭建起校区结对、教育结盟、资源共享的组织平台,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刘莉记者陈晓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ly/180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