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巴适绵竹米粉直击绵竹


清晨,走进大街小巷的米粉店,来一碗热气腾腾、红油满溢、香气扑鼻的米粉,是很多绵竹人的早餐习惯。而对于那些离家的游子,米粉就是他们心中难以割舍的家乡味道。绵竹米粉起源于蜀国,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经久不衰,老少皆宜,在清代咸丰年间(~)已颇负盛名,在当时川西北各县独树一帜。经过数代人的传承,绵竹米粉已成为绵竹“地道家乡味道”的代名词。米粉在绵竹这座城市平淡无奇,但也占据绵竹人心中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绵竹人来说,米粉是超美味的早餐。不用讲究排场,不用讲究地点,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一两七元、二两八元、生浆、熟浆,牛肉、笋子、肥肠,清汤、红汤、清红汤,多种选择,嗦上一碗顺滑的米粉,充满绵竹味道的一天就这么开启了。一碗完美的米粉离不开四个要素:粉、汤、臊子、调料。绵竹米粉是用大米为原料,在众多大米中选出优质的常规稻大米,浸泡滤干后,研磨为粉浆,熬煮至半熟再压成细丝状,然后经过漂水,进行二次蒸粉、烘干而成。它较其它地方的米粉更为细圆,更易入味,也更细嫩爽滑。按制作方法还可分为生浆粉和熟浆粉。熟浆粉经过发酵工序处理,食用后易于消化,并且有特殊的风味,但不易保存,通常是当天生产、当天用完。因此正宗的绵竹米粉难以长途贩运,只有在绵竹及周边地区才能吃到。凌晨3点,制好的米粉送至遍布大街小巷的粉店。在天空刚刚翻起鱼肚白时,各家粉店的厨房便开始冒起了热气。前期的准备必须充足,因为这关系着每一碗米粉的质量。先是烧一锅特质的汤料,旺火煮沸,小火煨炖,热汤中采用棒子骨、猪肚、鸡肉、牛肉等原料与水分互相渗透,渗透越久,汤的鲜味越浓。大多数粉店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印记”,或是汤底,或是臊子。竹萌天香、大刀笋子牛肉粉、刘二姐肥肠粉、笋坝子、老挑肥肠粉、光吃醉香肥肠米粉、史羊子、张羊子……绵竹米粉店的名字里往往就“挑明”了其独特“印记”。作为绵竹米粉的点睛之笔,臊子的制作也是至关重要,每家米粉店对臊子用料、调味和熬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秘方”。光吃醉香肥肠清淘非常干净,不油腻,小火慢熬,肥肠软糯,卤香味浓厚。史羊子羊肉酥烂,腥膻味恰到好处,加葱花、香菜、韭菜、芹菜以及灵魂豆瓣酱,是冬日里绵竹人的“执爱”。竹萌天香,大块牛肉,煮得稀耙,牛肉下面就是满满的一层烟熏过的笋子,味道独特,还能感受到老板满满的诚意……绵竹米粉不同于其它米粉。它的汤头很讲究,分红汤、清汤和清红汤,红汤麻辣重口,清汤油亮鲜香,清红汤两者兼具。经过长年积累,绵竹的特色米粉层出不穷,滋味各异,特色鲜明。/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绵竹米粉是很多绵竹人一辈子的记忆,也是绵竹人吃一辈子都不会腻的早餐,一碗米粉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吃米粉,不仅仅是早餐,对绵竹人更是一种仪式感,是绵竹人脑海中深深镌刻的“故乡味道”。#绵竹米粉#

中国绵竹年画村、麓棠温泉、绵竹米粉、剑南老街、剑南春、金色清平、绵竹年画节、汉旺地震遗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ly/189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