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唐佳蕾/摄)如果说老北川代表着沉痛的记


青川:最艰难的重建 最宜居的新城

截止目前,年画村内已形成包括陶版年画、三彩画坊、锦艺唐等30余家“前店后院”式年画作坊,吸纳了近千人专业从事年画制作、销售,开发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手绘年画折扇、手绘年画门票等100余个年画品种

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青川县,原本是一个物产丰富、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刹那间撕裂了所有的宁静和富饶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青川县36个乡镇房屋建筑及基础设施全部遭受毁灭性灾难,房屋和市政设施损毁殆尽,25万群众流离失所

北川:羌绣正成为新兴大产业

“重建后的青川,今非昔比,已变身为一座现代的山水田园小县城”彭仕扬感慨地告诉记者,“如今的青川,可以说是一步跨越20年绵竹市民政局!”

青川东河口遗址公园(唐佳蕾/摄)

北川绣娘田福蓉展示羌绣工艺(唐佳蕾/摄)

四年来,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不仅使四川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科学应对地震灾害、高效组织实施灾后重建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网四川5月12日讯 (记者 唐佳蕾)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时隔四年的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汶川地震灾区,那些曾经的残垣断壁、满目苍夷之地,如今已经浴火重生,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华丽巨变

青瓦、白墙,典型的川西民居装点上色彩艳丽、憨态可掬的年画,给这片美丽的村庄增添了几分活泼与安详记者一走进绵竹年画村,就被眼前特色鲜明的年画所吸引

如果说老北川代表着沉绵竹市属于哪里痛的记忆,那么新北川所展示的则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时隔四年,再次来到北川,记者看到了羌绣这一新兴大产业的崛起年画产量也从最初的年产3000—4000幅增至去年的30000幅以上,年画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美、法、英、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余人年画系列产品销售年收入达2000万元左右

德阳:年画产业经济链形成

年画村,位于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年画村”牌坊、年画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年画湖、休闲年画茶座和一座充满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的民间年画艺术馆坐落其间,年画村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和谐的乡村田园风光吸引着中外游客,一个以年画为载体的产业经济链也已经在这里形成

据了解,羌绣,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代表,无论在图案、色彩还是针绵竹市事业单位招聘法上都凝聚着千年古羌文化的底蕴和羌民族的生活理想截至目前,全县有羌绣企业11家,在企业内从事羌绣的绣工500余人,利用农闲参与刺绣的绣工达11000余人,年创产值1450万元,纯收入760万元,人均年增收6000元

如今的青川新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是震前面积的2.3倍,成功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人的住房修建问题3001所学校完工2989所,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完工1359个4847公里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完工95.6%;29028公里农村公路重建全部完工,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建成运营,1222座震损水库、810公里震损堤防除险加固全部完工,1067个电网和电源重建项目完工96.9%,37个水厂重建全部完工

绵竹年画村(唐佳蕾/摄)

巴拿恰商业街是北川新县城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5.12”特大绵竹市最新招聘信息地震后,北川的羌绣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大批以生产、制作、销售羌绣产品为主的企业孕育而生,“羌绣”这一凝聚着千年古羌文化底蕴和羌民族生活理想的载体,正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大产业

中国网记者就灾后重建等问题专访了青川县常委、常务副县长彭仕扬,他介绍说,青川的灾后重建很艰辛,都说“震在汶川,痛在北川,难在青川”,青川经过多次调研最终选择了原址重建,而最大的困扰就是危房拆除和板房腾挪只能采取边拆边建的方式,很多人来回搬迁7、8次,才最终住进自己的新家

为确保羌绣产业的稳步推进,绵阳市和北川县相继成立羌绣产业推进办其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初步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培绵竹市汉旺镇邮编训绣工1万人,建立羌绣生产基地10个


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ly/36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