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汶川地震对城市给水系统设计及应急启迪


卢金锁黄廷林彭党聪韩晓刚张卉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摘要:震后应急供水于促进社会稳定及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非常重要。由于缺乏应急供水水质及水量标准,未考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后居民用水特点,基于同一标准规划和设计的给水管网,震损点多,漏失量大,压力低,水质污染概率高,使得应急恢复供水缺乏指导性、难度大和风险性高。结合重灾区震后应急供水面临的困难,建议了管网规划思路、水厂药剂安全储量、水质应急监测、水厂应急处理技术措施。

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里氏8.0级,震动几乎波及全中国,在震中汶川映秀镇附近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居民伤亡惨重,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屋遭到了严重破坏,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系统全部中断,其中北川、汶川、青川及什邡和绵竹部分乡镇供水设施全部损毁。据统计,四川省供水管网受损公里。在灾区努力自救和全国军民共同支援下,至5月20日,除北川县、汶川县水厂和供水系统已报废无法供水外,四川其他县级以上城市全部恢复局部供水。笔者有幸在5月17日随建设部组织的灾后评估队伍到达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进行为期一周的房屋及供排水基础设施评估,亲历应急供水及系统修复。

1绵竹市供排水应急供水简况

四川省绵竹市地处川北,城区人口10万人,供水区域10平方公里,采用地下水供水,日供水量3万吨,供水管网长度为50公里。地震发生后,水源井、三水厂和四水厂的供电系统中断,供水系统瘫痪,但硬件设施没有明显损坏。为应急供水,对绵竹市原水源——二水厂大口井水质进行初步化验确认可以使用后,将震后通过消防车和洒水车从德阳取水的方式改为从二水厂取水,解决了城区应急供水水源。电力部门紧急修通了水源井及水厂的备用电力系统,在对地下水源水质初步检验、破坏排查和试运行后,于5月14日下午启动送水泵满负荷向管网输水,供水压力仅为0.13MPa(震前为0.37MPa)。据水厂运行人员的初步统计,城区80%的供水管网遭到破坏而漏损,漏失水量在50%以上。从市民反应和灾民走访来看,应急供水及2天之内恢复的部分城市供水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和成功的,其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笔者就绵竹市及周边村镇的现场调查和观察来看,在城市供水系统的应急反应和规划设计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进行反思和总结。

2供水系统恢复前的应急供水

2.1应急供水水源及方式

震后原有的水源及净水等供水系统已中断,可考虑的应急供水水源有:

(1)周边邻近城镇未损水厂的出水;

(2)城市备用或曾废弃地下水源,如绵竹市将曾废弃的二水厂的大口井作为应急供水水源;

(3)配有发电机的企业及私人自备深井。消防车是最常见的应急移动供水工具,但对于大面积的停水,水箱经简单处理后的洒水车或通过货车装大容积的水箱也是非常有效的供水措施。

5.12地震使得水厂及当地水质监测仪器设备与玻璃器皿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无法使用。在采用消防车等进行应急供水时和恢复供水前,毒性、浊度及余氯等常规指标的监测对于选择供水水源及发布饮水建议至关重要。常规检测只能借助于省级环保监测部门。汶川特大地震对地表水系及地下水产生的影响在应急供水时难以估量,利用发光细菌监测毒性不现实,因此,可通过容易获得的鱼、猫狗等家养动物在一定时间的使用和饮用,来初步确定供水的急性毒性。如绵竹市在短时间内找来小体鲫鱼,通过频繁更换水来观察鱼的反应,为供水水源的选择决策提供了依据。

2.2瓶装水的应急供应量

通过对绵竹市灾民临时集中安置点的走访调查发现:饮水安全与保障曾是灾民在震后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用法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ly/95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