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世家传承人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710/5530811.html近日,甘洛县蓼坪乡的几名群众每人从甘洛县乡村振兴农业公司领到了上个月的多元务工费,大家的喜悦之情写在脸上。
主动出击,开启创业增收新模式
“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山沟水,走的是泥泞路,穿的是补丁装。”这便是大凉山深处苟尔莫村十年前的真实写照,群众徘徊在温饱线上,是出了名的极度贫困村。
如今的苟尔莫村,一排排蔬菜大棚映入眼帘,昔日山坡变成了层次分明的规整土地,村里绝大多数妇女和老人在本村蔬菜基地实现了就近务工。环境优美、民风淳厚、生活富裕,是如今苟尔莫村的崭新样子。
年,阿嘎乡在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的协调下,成功引进甘洛原野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四赶千村,采取“公司+基地+支部+合作社+农户+金融+保险”的模式,发展三代野猪养殖并取得成功。
得益于邻居的指导,苟尔莫村“两委”主动联系乡党委政府和原野香公司,并将州、县拨付的产业扶持资金28万元(产业扶持资金13万元,产业发展基金15万元)全部入股到野猪养殖基地,全权交由经验丰富的公司经营,公司每年定期向苟尔莫村集体分红。年分红元,年分红元,年分红元。不仅如此,村党员干部还主动到公司学习野猪养殖技术。
“村集体的钱能为村民办不少事儿,我也想把公司的技术学到手,最大限度地惠及全村老百姓,这也是我们村委班子的担当嘛。而且光靠一家公司分红,我们的村集体还是很薄弱啊。”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笑着说道,脸上的愁容舒展开来,他又有了新点子。
乡村振兴,龙头企业来引领
年10月,绵竹人王永刚调整经营结构从经营砂石转向农业生产,经过考察,他发现甘洛的气候及土壤适合种植高山反季节有机蔬菜。很快,他来到甘洛,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蓼坪乡等地农户的山地,种植高山有机蔬菜,从当初的亩扩大到如今的亩,涉及蓼坪乡腊梅村、清水村等地。随即,成立了甘洛县乡村振兴农业公司,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
目前,该蔬菜基地种植的品种有红萝卜、土豆、莴笋、西红柿、四季豆、芹菜、南瓜、辣椒等,并通过了12个蔬菜品种的有机认证。
王永刚告诉记者,年,蔬菜基地为当地农户发放务工工资90多万元,今年可望达到万元。基地为当地的名农户提供了务工岗位。年带动当地的建档立卡扶贫户81户人,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王永刚兴奋地对记者说,公司在崇州市还有亩蔬菜基地。年,公司在甘洛和崇州种植的蔬菜实现销售收入1亿余元,今年可达3亿元的销售收入。
目前,王永刚采用合作的方式在甘洛注册建立四川荞乡商贸有限公司,把凉山州其他几个县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实现和带动当地更多的贫困户收入进一步增加。
(来源:今日绵竹)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mj/1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