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绵竹的旅游
你会想到哪儿?
是国家玫瑰公园
还是大熊猫国家公园
或是云湖国家森林公园
温泉、滑翔伞运动基地
……
在成德同城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绵竹以全域旅游为契机,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重点和主攻方向,加速融入成德同城。
高水平构建政策保障
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绵竹市服务业发展奖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绵竹旅游智库成立工作方案》等政策举措,全面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同时聘请国内顶尖团队高水平科学编制《四川省绵竹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7个子规划,形成了“一心、一园、三带、六组团”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国土空间、生态环保、交通体系等各项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高标准配套公共服务
旅游交通如何“内畅”?
绵竹市高标准建设月季大道、玫瑰大道、川西旅游环线等60km的旅游风景道、km绵竹绿道慢行系统和16km美丽竹林风景线等,成功创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旅游交通又该怎样“外联”?
绵竹着力推动对外交通项目,加快成都三绕绵竹连接线、成兰铁路、山地轨道交通、绵茂公路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天府大道北延线连接线、成都外环铁路绵竹段(站)、S53茂遂高速(绵竹段)等项目纳入国省规划,进一步畅通绵竹与成都、德阳以及西北的道路联系。
此外,坚持旅游配套“以人为本”。率先在全省实施全域旅游基础设施PPP项目,已建成旅游集散中心、全域旅游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28座旅游厕所、5处生态停车场、3个特色驿站等公服设施。
高质量培育供给体系
“旅游+文化”
先后建成绵竹年画村国家4A级景区、乡遇画里?文创社区、中华年俗村省级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连续举办20届绵竹年画节。
“旅游+农业”
成功推出“画境绵竹”系列乡村旅游综合体,绵竹年画村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两项殊荣。
“旅游+工业”
建成剑南春“天益老号”酿酒工业遗址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旅游+体育”
推出“绵竹绿道”IP,荣获“中国最适宜骑行游览线路”,九龙山景区入选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绵竹累计建成余家特色民宿,52处特色旅游购物点。
高要求维护秩序安全
依托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链接政府、企业和游客,绵竹市实现全程在线开展数据采集、业务处理和旅游服务等工作。
建立旅游行业社会信用制度,实施红黑榜制度,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通过不断夯实安全责任,完善旅游应急保障,近三年来,该市未发生一起重大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重大市场秩序问题。
高投入拓宽营销渠道
绵竹市每年投入万元用于旅游整体营销推广,同时拓宽旅游营销渠道,与景域集团“驴妈妈”合作,推出“酒香画境、美丽绵竹”城市品牌和“绵妹妹”“竹娃娃”系列IP形象,致力打造国内最具年味的文化休闲度假目的地。
通过不断拓展旅游影响力,与九寨沟共建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成为“大九寨”“大熊猫”“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重要成员单位。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mj/1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