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聚焦看德阳摄影发烧友如何记录德阳境内


点击上方“德阳晚报”可订阅哦!人类素有依水而居的传统,在现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里,水资源已经因为稀缺匮乏而变得日益重要。在德阳有一位叫毛洪波的摄影发烧友,他以“水”为线索,历时五年之久,拍下大量纪实性摄影作品,记录了德阳境内重要河流水库的日常之美和河流沿岸的乡土风情。新年伊始,晚报副刊开辟新栏目“江河水”,将毛洪波系列作品予以首度呈现。

流经德阳境内的“五大河流”,从南到北依次为青白江、鸭子河、石亭江、和凯江。前四河属于沱江水系,凯江属涪江水系。德阳地区的河流基本属于汛期的泄洪道,在枯水期水量较少。每年油菜花、芭茅花开的季节,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有局部的风光,但大部分时间都平淡无味。但如果河流上有拦河坝或水闸,在枯水期也能看到一湾平湖,如旌湖,穿城而过,是为旌阳区母亲河。

(绵远河青衣江桥下旌湖北公园)

目前绵远河上的大桥有十座,从北边的漓江大桥,到南边的嘉陵江路大桥,连接两岸便捷交通。清晨,天麻麻亮的时候,在珠江路桥头边,遛鸟的人就出来了,同时还有跑步的打太极拳的跳舞的;午后,人们喜欢在河边喝茶聊天,如果有风,在黄河路大桥附近一帮帮放风筝的会把风筝飞到两千米的高空;晚饭后是最热闹的,散步的多,广场舞的音乐声在河边四处响起。(绵远河袁家河坝的芭茅花成为一道靓丽的田园风光)

绵远河发源于茂县和绵竹交界的九顶山南麓,长约公里。从九顶山山里的东、中、西三处分别流出许多溪流,逐渐汇成三条较大的支流:西边为湔江,长公里;中间石亭江,长公里,东边一条绵远河,它们汇合在金堂赵镇附近,正式成为长江上游沱江的支流。从清平镇流经汉旺镇,绵远镇,袁家镇,黄许镇,孟家镇,穿过德阳市区的我们习惯把它叫做“旌湖”,八角镇、连山镇、三水镇,与石亭江汇合后出境至金堂赵镇入沱江,因为绵远河最长,所以现在把它定为沱江上游正源。旌阳区城区段为16公里左右。(绵远河是沱江的正源。这里是金堂县淮口镇沱江边)

绵远河吸纳德阳西北区域10余条支流,滋养着旌城儿女。自宋朝起即有引绵远河水灌溉农田的记录。绵竹“官宋硼堰取水枢纽”位于汉旺镇绵茂路边,始建于明代的竹笼卵石堵水土石堰,解放后曾多次改建,成为取水枢纽,引绵远河水,经官(河)、宋(河)、硼(河)三堰分水,灌溉下游11个乡镇。官宋硼堰取水枢纽汉旺到九龙的渠简称汉九渠,汉旺柏林水库的水源来自汉九渠,其水库的水下流后,注入绵竹的马尾河。有诗云:“一块膏土/几爿楼阁/妆点天府山河/稻麦随季熟/流水任时落/天宽宽/地阔阔/杨柳清风/花开月落。”(“官宋硼堰取水枢纽”位于汉旺镇绵茂路边`)

绵远河古称绵水,明清时称绵阳河,年更名为绵远河。绵远河属于季节性降水补给河流。据清平镇的人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原打算在清平修一水库外加发电,后考虑这里的水流量太小,就没有建水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有可能在年前后,新建绵远河清平水库成为解决绵竹、德阳城市饮用水源供水的水库。

今年68岁的刘大爷,家住袁家镇新太村8组的绵远河边,这一带的人喜欢把绵远河称作“袁家河坝”。刘大爷说,小时候,河里的水一年中除雨季外都很清澈,在年之前,还吃河里的水,一大清早就要从门前的河里挑水到自家厨房的水缸里。在河边放牛、割猪草洗猪草、在河里摸鱼,洗衣服,洗菜用水都在河边。在家门口的河边,有太平渡,要赶场去5公里外的略坪镇,就得从太平渡坐船去。年修建了袁家大桥后,太平渡也就取消了。现在的刘大爷在河滩地里种了3亩左右的玉米。(家住绵远河边新太村8组的刘大爷在河滩地里收玉米)这两年,袁家大桥下袁家河坝的芭茅花,在每年8月底至9月初的花开季节成为绵远河一道靓丽的风景。而每年冬天,以红嘴鸥为主的候鸟会赶赴旌湖,狂欢与集会。□文/图本报特约作者毛洪波(旌阳)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mj/43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