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绵竹市 > 绵竹市文化 > 逆流而上逆火而行湖北消防不忘初心40载
当前位置: 绵竹市 > 绵竹市文化 > 逆流而上逆火而行湖北消防不忘初心40载
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湖北武汉诞生了曹山堂、费新文、杨德山等29名消防义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夏保堂、肖泽顺、万厚梁、杨信之、甘云、陆清贵、刘南会、姜文斌、张汉明、张柏华、龚永清、胡祥银、杨国庆、张长国、路建设、程敬发、田小林、杨其军、陈平、王琨、张尘宇、卢亮、万京燕、孙雨豪等41名消防烈士同样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奉献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曾凡高、杨才斌、曾勇、宋清平、张维富、丁永强、刘畅等13名消防民警不分昼夜工作在消防一线,他们为了消防事业发展、为了他人的安全最终倒在了消防最前线……
从年长江油驳爆炸火灾、年抗洪抢险、年汶川抗震救灾到年石首群体性事件、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出租厂房火灾、年襄阳一景城市花园酒店火灾再到年孝感安陆建筑工地塌方事故救援、年荆州监利东方之星救援、年湖北抗洪抢险……湖北消防官兵始终逆流而上,逆火而行,当面对火灾、山洪、地震、塌方、沉船、车祸等灾害事故时,他们始终牢记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无论前方有何艰险,亦或是九死一生,他们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始终战斗在灭火救灾最前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诗篇!
第一篇章:小时生命救援
时间追朔到年1月2日。当日凌晨1时15分,长江轮船总公司南京油运公司的6原油驳船队三艘吨级原油驳船行至武汉市长江上游81公里处新滩口附近江面时,其中两艘(号和号)突然爆炸起火,沿江下漂6至8公里后,在武汉市境内水淇口附近江面搁浅,继续燃烧。
武汉市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闻讯后立即组织进行扑救。6时30分,武汉市公安消防支队出动2个消防中队、26名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在既无消防艇,又不能很快找到汽车渡船的情况下,参战官兵勇敢地投入到灭火战斗。消防官兵携带2台手抬机动泵、水枪、泡沫枪等器材,乘附近找来的一只小型水泥机动船向油驳驶近。当时,号油驳被烈火团团围住,船体已被炸破搁浅,原油带着烈火四处流淌。号油驳前部约四分之一也在猛烈燃烧。火焰将天空映得通红。在对号油驳进行观察和射水冷却后,参战官兵迅速登上该艘油驳,出两支水枪向火点推进。约10分钟,号油驳后部突然爆炸,在甲板上灭火的消防官兵立即有1人牺牲,8人重伤,7人失踪。
1月3日下午3时25分,号油驳因残油燃尽而自熄,号油驳仍在猛烈燃烧。长江轮船公司请求空军派出一架直升机,由武汉市消防支队提供2吨干粉,于3日中午向号油驳空投干粉灭火,但未达到灭火目的。驳船继续燃烧,先后又发生几次爆炸。之后,长江轮船总公司又调用武汉石油化工厂和湖南长岭炼油厂的两艘拖消两用船试图再次登船灭火,但因油驳仍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也为成功。
1月8日上午,燃烧了百余小时的号油驳上残油所剩无几,火势减弱。武汉石油化工厂的一艘拖消两用船于11时30分将残火扑灭。至此,长江航运史上这起罕见的大型油驳火灾,历时小时15分钟,终于烟消火灭了。
这起火灾烧毁2艘内河原油驳船,损失约万元。在灭火战斗中,全体官兵勇往直前、舍生忘死,为火灾的成功扑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程敬发、田小林、洪小兵、张家华、姜桂新、程时锦、周建荣、李胜明等8名消防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诗篇。
第二篇章:抗洪抢险中的不解情缘
年夏天,长江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湖北嘉鱼县簰洲湾江段发生溃堤,年幼的祖国花朵小江珊被洪水冲到一棵大树上,奶奶等亲人被洪水卷走。在长江边上长大的小江珊,凭着对生命的渴望在小树权上坚持了整整一夜,直到被湖北消防官兵的冲锋舟发现后,王明华、彭军等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在不断上涨的激流中将其救了下来。抗洪中的这一感人镜头,定格在亿万人的脑海中。小江珊也作为顽强的化身走进大众视野。
时至今日,江珊怎么也忘不了1998年8月1日那个恐怖的夜晚。那天晚上8点半,嘉鱼电视台突然中断了正常播出的节目,播音员发出紧急通知:“牌洲湾大堤出现了溃口,请大家迅速就近往高处转移。”刹那间,村子里爆发出一阵阵哭叫声,不一会儿电也停了,咆哮的洪水发出“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及近。 江珊的爸爸在汉正街打工不在家,她和奶奶、妈妈、两个姐姐、两个弟弟,借着夜色在田埂上东一脚、西一脚地乱跑。洪水很快就冲上来了,水越涨越高。一个巨浪打来,把她的妈妈、大姐、两个弟弟卷走了。跟在奶奶身边的江珊、江黎,只因为奶奶抓住一棵白杨树,她们三人才没被卷走。几位武警消防战士游过来,把她们转移到两棵白杨树上,就去救其他人了。
奶奶和江珊抱着的树不大,幸亏江珊会踩水、爬树,洪水才没将她淹没。江珊上面有两个姐姐,她爸爸非常想要儿子,因此她自来到世上,就没有被父母看得那么“金贵”,很少关心她,任其“发展”。她经常一个人到处“野”,一“野”就是一天,甚至连吃饭时都看不到她。她两岁时就开始在塘里玩水,练就了一身好水性,如狗刨、仰泳、踩水。她尤其喜欢爬树,门前的一棵槐树被她爬得滑溜溜的,有时躲在树上奶奶都找不到她。一到夏天,她便光着脚,打着赤膊,到处捉鱼、掏鸟蛋、拍蝴蝶,小脸蛋晒得黑黝黝的。一年四季江珊脸上、手上、腿上都是伤,她从来不怕,很少像别的孩子那样哇哇大哭。洪水越来越大,奶奶好不容易才将她转移到一棵高一些的树上,刚刚将她顶到树桠上,奶奶就被卷走了……
奶奶临走时,叮嘱她:“等戴红五星的叔叔来救你!”村子不见了,奶奶不见了,四周只有无边的黑暗和咆哮的洪水。水流越来越急,把她和小树冲得左右摇晃,她感到害怕了,平时她爬很高的树、抓红眼睛的蛇、闷水、夜晚走坟地都没这样害怕过。她“哇”的一声哭起来。水齐颈了,她又向上拱了拱。一个凶猛的浪头像野兽一样扑过来,树干咔嚓一声断了,江珊又没入了水中,随着树干在汹涌的洪流中翻滚起伏。她感到精疲力竭,改用比较省力的仰泳方式,用小脚小手在水中游。
不知漂了多久,她的头猛然撞在了一棵树上,她连忙双手一个反扣,箍住了树干。水流把她向前猛一拽,手差点脱扣,她立刻一个翻身,双手抱住树,然后用脚缠住树身,再一把一把地往上爬。脚终于露出了水面,她又向上爬了点儿,找到了一个树桠,把小脚踩在上面,就省力多了。
江珊舒了口气,肚子却饿起来。她摘了两片树叶含在口里,树叶的味道涩涩的,喉头像有东西堵着,她想“啊”一声,却发觉自己嗓子全哑了。她十分疲倦,上下眼皮不停地打架,但她不敢睡,就这样像蜗牛一样趴在树上,水涨一寸,她就往上爬一寸。第二天凌晨5时许,武警湖北消防总队的施救人员在冲锋舟上透过蒙蒙夜色,无意间隐约发现一棵树上好像栖着什么,驶近一看,只见是个小孩趴在上面,孩子大半身体浸泡在水中,因裤子被洪水卷走了而下身赤裸着,双眼微睁,奄奄一息。
江珊获救后,被安置在武汉市江夏区范湖乡福利院。在这里,她意外地遇到了姐姐江黎。爷爷江哲民随后也被送到了福利院。江黎在洪水中岌岌可危时,被舟桥旅战士赵志林、杨国栋救起。爷爷在家中清理物件时,听到门外轰隆隆的流水声和人喧马叫声,知道是洪水来了,赶忙跑到邻居家的楼上,后被救出。在汉正街打工的爸爸江其新得知消息后,赶到这里,找到了亲人。劫后重逢,四人相拥而泣。江珊一家被安置在福利院居住,安置办及时送来了衣物、食品和矿泉水。 事后得知,在这次灾难的幸存者中,江珊是惟一的一个没有大人庇护,依靠自身能力与洪水搏斗后获救的儿童。武警消防战士和白杨树给了江珊第二次生命。因此,江珊对武警消防战士和白杨树也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这些年,江珊寒暑假都要回家,每次回家,都要到离家不远的抗洪烈士陵园凭吊,到白杨树林里去走一走。牌洲湾抗洪烈士陵园是2001年8月1日竣工的。那一天,当地在抗洪烈士陵园隆重纪念17位抗洪英烈,江珊特意从北京赶回来,与当地群众以及远道而来的17位烈士的亲属和20多位军地领导一起祭奠长眠在这里的英烈。
年,江珊考上了郑州铁路警察学院。江珊说,她想当一名军人或者警察,她是被消防员救起的,就想从事同样的职业,回报社会。年8月,江珊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成为武汉铁路局襄阳铁路公安处的一名警察。
第三篇章:人民的安全大于天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绵竹市汉旺广场大钟永远定格。
就是这一刻,8级强震摧毁了天府之国的无数城池,家园成为废墟,亲人顿为死别。汶川危急!北川危急!青川危急!绵竹危急……当晚,省公安消防总队立即启动《湖北省跨区域救援预案》。
5月13日凌晨4时许,公安部消防局向湖北消防总队发出了赴川灾区抢险的第一道命令。清晨6时,由余名官兵组成的赴川抗震救灾第一突击队,直奔重灾区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第一突击队尚未抵达目的地,5月14日晚11时,总队接到公安部消防局的又一道命令:迅速集结部队,赶赴四川德阳灾区抢险。总队再次紧急抽调余名官兵,携带救援器材紧急开赴前线。
5月15日9时23分,经过两天两夜急行军,行程余公里,第一突击队刚刚抵达重灾区之一的青川县关庄镇,就接到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紧急命令:该县马公乡灾情严重,近千名群众生死不明,急需部队进去探明情况,疏散群众。
据称,由于山石坠落和塌方,马公乡峡谷内已形成6个堰塞湖,有的水位已高达30多米,有的堤坝已出现管涌,部分民房被淹。周边山体全部开裂,一旦出现余震或大雨,崩山在所难免,被困在这里的近千名群众将遭灭顶之灾。据地震专家预测,青川县境内近期将有6至7级以上余震。马公乡危急异常。
时间就是生命!一支由曾庆亮和名尖兵组成的尖刀队迅速集结,每人背负食品、药品及抢险器材等近三十公斤辎重向马公乡挺进。
马公乡位于川、陕、甘交会处的深山之中,平均海拔米,山高谷深,崎岖难行。李白诗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就是描写的这个地方。蜀道难!震后的蜀道被震断,被冲毁,被淹没……更是难于上青天!尖刀队只有绕行红光、石坝两乡,翻越连绵大山,跨过大小急流,步行余里,才能进入马公乡。 眼前,山体滑坡、泥石流、空中飞石不断,0.5米以上的裂缝遍地都是,山顶更为突出,最宽的裂缝达1米多宽。加之青川县靠近震中,余震密集,日均余震百余次。队员稍有不慎,就有坠入悬崖、被山体掩埋、被飞石击中、被泥石流吞没的危险。 5月16日晚8时30分,经过14个多小时急行军,翻越4座海拔0多米的大山,趟过12条大小溪流,尖刀队终于抵达马公乡政府所在地。“这里不能再住人了,必须全部撤出去!”这是曾庆亮见到马公乡负责人的第一句话。 据马公乡黄书记介绍,该乡居住人口约人,地震后居民断水无粮,%的房屋受损,已造成66人死亡,11人失踪。没有时间休息。尖刀队员再次分出44人,组成4个分队,和乡干部一起,分赴马公乡的4个行政村,动员受灾的村民紧急撤离。 5月17日6时20分,疏散队伍刚出马公乡政府所在地,一条约20米宽的小河挡住了去路,小河的上游已经形成了一个落差近十米的堰塞湖,湖水已经溢出,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3名队员手持木棍,发现水深约半米,湍急的水流足以把人冲倒,群众单个通过非常危险。曾庆亮与随行的万少波、万胜国、吴敬川等商量,决定由尖刀队员在河中组成一道人墙,组织群众渡河。 为尽快通过危险地段,官兵们在下游找到一处约5米宽的河面,用木头搭建了一座小桥。一小时后,数百群众顺利过河。 搜救小组搜寻至一座海拔0米以上的大山时,发现一名青年正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绝望地哭泣。这名青年叫范尚雄,在地震中腰椎严重受伤,腿也骨折了。小范介绍,前几天,亲属带着他一起疏散,行至这个地方时,他怕拖延大家的行程,自己强行留下,其堂兄称将其他人转移出去后,再回来接他。可他一等就是一天一夜,也不见有人来接应,曾有过轻生的念头。 “你放心,我们一定把你安全地转移到山下!”搜救小组就地取材,砍竹子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垫上军大衣,并将小范的腰部固定在一块木板上,抬着他行进。 经过3个多小时艰难跋涉,搜救小组才将小范运到山下。这时,受伤严重的小范已经大小便失禁,看到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抬他突围,他牢牢抓住一棵小树枝,边哭边闹:“你们不要管我,你们走吧!” “不行,只要我们在,就一定带你出山!”万少波态度十分坚决。 但是无论怎么劝说,小范依然固执地抓着小树,队员只好强行掰开小范的手,抬起担架继续前进。 路上,官兵们的脚掌都磨起了血泡,肩背浮肿,体力严重透支。5月17日晚9时45分,被困群众全部转移至关庄镇。此时,一场大暴雨从天而降。 先期到达这里的范妈妈再次见到儿子范尚雄时,年迈的她扑通一声跪在突击队员们面前怎么也拉不起来:“要不是遇上你们,我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儿子!” 在这次紧急疏救战斗中,短短两天时间,突击队徒步30多个小时,实际行程近公里,安全转移被困群众人。
5月18日上午,部队接到公安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紧急命令:赶赴东方汽轮机厂,转移重要档案资料。资料藏于一栋4层老式建筑内,三、四楼已全部垮塌,剩下的残垣断壁摇摇欲坠。官兵们侦察发现,存放重要档案资料的2楼楼板已严重位移,墙体千疮百孔,稍微一点动静就有可能引发楼房整体坍塌。 为防止人员上下楼梯和来回走动引发意外,由3名官兵站在楼梯间,站在原地接力传送。室内人员每20分钟轮换一次,防止队员长时间紧张作业诱发心理障碍,而换下来的队员,就请一直随行的一位心理专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 一小时后,突然发生余震,整栋房屋不停地颤动,指挥战斗的王稳国立即命令人员全部撤出。
官兵准备再一次深入室内转运档案资料时,接到指令:距档案馆不足50米的地方有一栋厂房严重倾斜,威胁到附近群众和搜救人员安全,指挥部决定实施爆破。厂区停止一切搜救行动。
20分钟后,危楼炸掉了,但爆炸冲击波再一次震动了已是残垣断壁的科技档案馆。
里面的档案还没转移一半,怎么办?经过侦察,王稳国立即重新调整战斗部署:“每次只能进去两人,每次必须有一名干部带队。” 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抢运,至下午2时30分,突击队员终于将3万多卷重要资料全部安全转移。 随后,第二突击队经过几个小时紧张搜救,先后在该厂行政大楼、测试楼、质量计量检测中心、职工食堂等14处建筑,计30万平方米的区域内,确信没有遇难者遗体和幸存者后,办理了验收移交手续,又投入到新的搜救战斗中。
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盛赞消防官兵在大灾面前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充分表现出人民军队情系人民,不畏艰险、无私无畏的精神。
第四篇章:警情高于生命
年6月17日20时36分,湖北荆州市石首市永隆大酒店发生一起厨师非正常死亡事件,由于少数不法分子煽动不明群众,寻衅滋事,该事件进一步恶化,引发数万人持续围观起哄、纵火滋事,袭击前来维持秩序、救火的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消防官兵,造成多名警察受伤,部分警车和消防车辆被掀翻、砸坏,现场秩序混乱。事件发生后,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等各级党政、相关部门迅速成立联合指挥部,果断决策,采取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平息此事。省公安消防总队及荆州消防支队在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投入重要场所消防保卫、现场灭火救援和维稳处突战斗,全力维护社会局势稳定。据统计,消防部队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次,出动车辆车次,出动人员余人次。
19日20时42分,石首市消防中队接群众报警称永隆大酒店3楼发生火灾,中队立即出动3台车、17名官兵赶赴现场灭火。行至皇叔街与东岳山路交界处时,遭到一些不明身份人员用砖头、酒瓶围攻。中队指挥员迅速将情况向大队及市公安局报告,并按照上级命令撤回中队。22时40分,中队再次接到石首市公安局力量集结命令,在赶赴事发现场的同时,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了情况。在行驶途中,消防车再次受到围攻。荆州消防支队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向总队和市公安局报告,通知支队全体干部集结,随时准备增援,成立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指挥部,要求全市消防部队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省公安消防总队指挥中心接到支队报告后,立即启动总队《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临战状态,指令参战官兵要在当地公安机关统一指挥下参与事件处置,处置过程中要在公安机关力量的保护下采取灭火措施,确保官兵人身安全。同时向省公安厅和部消防局报告。赶赴省公安厅指挥中心会商形势、协调指挥消防部队行动。鉴于事态的严重性,总队要求荆州战区迅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荆州支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做好恶性事件的作战准备,加强重要场所、易燃易爆单位的控制,同时指令相邻的宜昌、荆门、潜江等支(大)队组织精干力量,做好增援准备。20日0时30分,太岳、公安2个中队、3台车、22名官兵赶赴现场;20日2时02分至4时40分,特勤、荆州、中山、江陵、太岳5个中队、13台车、88名官兵赶赴现场;为弥补荆州市中心城区消防执勤力量不足的问题,20日4时45分,省消防总队指挥中心下达命令:调集宜昌消防支队3台车、荆门消防支队2台车、潜江消防大队1台车,共36名官兵赶赴荆州,参与荆州中心城区战备执勤。
根据现场总指挥部命令,消防部队主要负责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措施破拆停尸间防盗门,清除现场燃烧爆炸物品,做好重要场所火灾防控,疏散现场人群。另根据总指挥部便衣组情报:不法分子可能囤集了大量汽油和液化石油气钢瓶,放置在永隆大酒店内,准备寻衅滋事。针对可能出现的纵火、自焚、引爆案件,以及群体性攻击行为,指挥部结合现场掌握的情况,召开2次研判会和方案商讨会,先后拟定了4套方案,后经缜密分析、反复研究,制定了石首市群体性事件消防应急救援作战方案。消防部队作战指挥部下设4个小组:一是破拆、灭火攻坚组,含1个破拆攻坚战斗班和4个灭火攻坚战斗班,破拆攻坚组主要任务是对停尸房门进行破拆,灭火攻坚组主要任务是携带16具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扑救事故现场火灾、用皮卡车拖运34具备用手提式灭火器、对事发地加油站重点看护和转移危化品。二是后方保障组,含通讯、医疗和生活3个小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全体参战官兵的食宿、装备器材保障、药品配备和现场医疗急救。三是灭火应急组,下设应急分队和备勤分队。应急分队主要任务是随时对事故现场灭火救援行动进行增援,备勤分队主要任务是处置非事故现场火灾事故和开展救援行动。四是宣传报道组,主要任务是报道现场情况,向上级单位报告前线信息。
21日凌晨,消防部队按照前线总指挥部的要求,开始做好决战前的各项准备。21日4时50分,消防部队集结、准备完毕。由支队27名突击队员,组成破拆攻坚和灭火攻坚2个尖刀班,携带破拆工具及灭火器,在石首市一中集结,做好现场破拆和灭火处置工作。同时,安排2台水罐车,14名官兵在指定地点集结,处置石首市中心城区火灾及突发事件准备。并由一个小组驻守毗邻事故现场的一个加油站,防止不法分子对加油站实施破坏。其它各参战车辆人员,在石首市消防中队院内原地待命,做好快速出击准备。
凌晨5时整,在武警、特警和公安便衣的协助下,27名突击队员迅速冲进事故现场,对停尸间防盗门实施破拆,公安部门迅速进入停尸房将死者尸体转移。突击队员用强光手电对厨房、尸体停放间(原酒店财务室)等可能引发事故现场爆炸、燃烧的重点部位及各楼层展开地毯式搜索,将现场存放的40升汽油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5时30分,维稳处突应急救援任务顺利完成。消防部队迅速休整、维护装备,继续协助当地公安机关做好维稳工作。
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全体参战官兵在没有任何防暴装备和自卫防护的情况下,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多次深入危险区域实施火灾扑救,没有一个退缩。特别是在总攻行动中,尖刀班队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迅速行动,准确处置,充分体现了消防铁军精神。
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wh/1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