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艾滋病日张银俊理事长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


世界艾滋病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12月1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苏凯琳博士以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主任、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做客新华网,共同探讨防治青少年艾滋病新进展。

苏凯琳博士:终结艾滋病需各方努力

要想在年终结艾滋病,关键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包括毒品使用者;包括那些因为太害怕而不敢去做检测的、不敢去寻求保护的人;包括那些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人,那些得不到正确信息的人。让他们得到正确的引导,知道哪些是错误的观念,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从一开始,就避免让他们受到感染。

张银俊:我国艾滋病防治面临“低流行”“高担忧”

我国当前的艾滋病防治形势如果让我来说,我认为用两个词:一是“低流行”,一是“高担忧”。“低流行”是指我国整体的艾滋病流行水平,我国总体感染率是0.06%,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这个趋势总体上是低流行。“高担忧”就是出现了一个新情况:现在90%以上的青少年艾滋病传播是通过性传播,这个特点引起很大的担忧。

以下是访谈实录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苏凯琳博士以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主任、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女士,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的防治,以及所面临的形势和取得的进展的相关话题。欢迎二位。[-12-:08]

[苏凯琳]

早上好,新华网。[-12-:08]

[张银俊]

新华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12-:09]

[主持人]

我们注意到,11月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在过去15年中全球对抗艾滋病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望在未来15年内消除艾滋病对全球的威胁。请问苏凯琳博士,您认为当前全球艾滋病防控工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这份报告所提的15年的目标能否实现?[-12-:09]

[苏凯琳]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我想感谢全球范围内所有为应对艾滋病工作的人。11月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米歇尔·西迪贝发布的,是一个开创性的报告。我们现在就已经看到,艾滋病疫情已经出现了拐点,它归功于参与这项工作的每个人,也包括我们的中国同行。现在全球有万艾滋病人正在接受治疗,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目前艾滋病导致的死亡已经从年的高峰期下降了42%,新发感染下降了32%。因为防止母婴传染措施得力,这么多年来,我们终于可以展望下一代不再受艾滋病困扰。因为这些成绩,年9月,就艾滋病的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领导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了一个会。会议决定,到年结束疫情是可能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再接再厉,我们需要走上快车道,我们必须更主动,必须触及到每一个我们从前未曾触及到的人。唯其如此,我们才有望在年终结艾滋病这一公共威胁。[-12-:11]

[苏凯琳]

所以对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我相信我们可以在年终结艾滋病。关键是我们需要触及每个人,不要遗漏任何人——包括毒品使用者;包括那些因为太害怕而不敢去做检测的、不敢去寻求保护的人;包括那些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人,那些得不到正确信息的人。让他们得到正确的引导,知道哪些是错误的观念,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从一开始,就避免让他们受到感染。[-12-:11]

[主持人]

非常感谢苏博士为我们带来的讲解。接下来这个问题要问张理事长,我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题为“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这个零艾滋的目标,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努力方向是完全一致的。那我国当前面临的艾滋病防治形势如何?还存在哪些挑战?[-12-:11]

[张银俊]

我国当前的艾滋病防治形势如果让我来说,我认为用两个词:一是“低流行”,一是“高担忧”。“低流行”是指我国整体的艾滋病流行水平。我看到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的一个数据,就是我国总体感染率是0.06%,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一万人中感染的人是6个,国际上是0.8%,也就是说一千个人中有8个,我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这个趋势总体上是低流行。[-12-:12]

[张银俊]

“高担忧”就是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大家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现在90%以上的青少年艾滋病传播是通过性传播,这个特点引起很大的担忧,因为我们国家性健康教育这块工作做的很不足。这块存在很大的漏洞,就是不光会导致艾滋病易于传播,也还会引起其他很多问题。现实当中,艾滋病入侵校园、感染者年龄越来越小已经成为事实,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担忧的现象,也很让我们这些家长很揪心,也是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12-:12]

[主持人]

刚才张理事长谈到了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这样一个主题。请问苏凯琳博士,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是如何在全球推动青少年防艾教育的?[-12-:12]

[苏凯琳]

我们在座的人,你们和我,都曾经年轻过,都曾经精充沛,一往无前。生活是如此新奇,如此美好,这些我们都曾经经历过。那时我们都不会想到,有一些东西会让你身临险境,你需要战战兢兢——艾滋病跟别的性传播疾病改变了这一切。如果经过30年的抗艾工作,年轻人仍然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那是很让人痛心的。当我跟他们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对什么是HIV,他们还是茫然,我想可能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我们未能提供给他们正确的信息,让他们知道HIV就在身边,使他们的有风险认知,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当然这不光是说年轻人,还包括他们的父母、老师,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12-:13]

[苏凯琳]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一再重申,应对艾滋之役没有结束。我们也许有一些很好的进展,但问题犹在,像张理事长刚刚说的那样。对那些在艾滋病流行起来之前出生的年轻人,我们不能放松,我们不能假定他们知道这些信息。联合国、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以及我们的在华伙伴目前正在推进。我们提供的服务尚不能满足需求。现在的情况是,甚至连年轻人使用的通讯科技我们都跟不上。我们可能还以为在学校里放一个海报就能解决问题,事实是年轻人都去用手机了,他们那样互相沟通。[-12-:13]

[苏凯琳]

同时,我们也知道,当一个年轻人去看卫生保健医生,他们不可能找我这个年龄的人去找的哪种医生。就像我儿子健康出了问题,他不想跟我找同一个护士一样。我们要发展“儿童友好型”或“青年友好型”式服务,这样年轻人就能比较轻松地去寻求帮助,去讨论他们的问题,并得到相关信息。在学校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孩子大量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问题就是:家长、老师和小伙伴们,关于艾滋病的威胁都提供了怎样的信息?还是任由孩子们自己去找答案。如果任由他们自己来,那要么他们自己做错事,要么他们互相学——这就是风险所在。张理事长所在的青爱基金会在学校里做了大量工作,这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12-:13]

[苏凯琳]

今年,中国的卫计委、教育部有一个联合发文。他们正在   青爱工程以青少年爱的教育为使命,以青春期教育为核心,以人格健全为目标,以小屋服务、运行能力建设为导向,以培育青少年爱的素养、爱的能力为宗旨,持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与学生年龄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实现对青少年的关爱。通过募集社会资金,在全国大中小学幼儿园援建“青爱小屋”,通过“十个一功能”(牌房师书课、社影讲家功)的建立健全,给学校赋能,帮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艾滋病防治教育、公益慈善和传统文化理念培育,并对部分艾滋孤儿及家庭进行救助。   年汶川地震后,经青爱工程办公室及其形象大使白岩松先生倡议,共同发起“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公益行动”,简称:1+1心联行动。项目由青爱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通过在灾区学校援建心联小屋(灾区版青爱小屋),从灾后心理重建入手,对青少年进行爱的教育。年,青爱工程形象大使白岩松被授予“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年2月,经网民投票推选,青爱小屋以先进的公益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模式荣获“镜头下的责任中国”特等奖。同年,青爱工程成功申报了首届“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万元资助。   截止年10月10日,青爱工程已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6个地区的大中小学幼儿园援建青爱小屋所,建立8家青爱工程基地(四川省、大庆市、抚顺市、牡丹江市、重庆市、江阴市、林州市、德宏州),6家工作站(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金牛区和龙泉驿区、自贡市沿滩区、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并于年资助成都大学开设了性教育辅修专业;援建心联小屋所(灾区版青爱小屋),建立1家心联行动基地(四川省),3家工作站(青海省西宁市和玉树州、甘肃省舟曲县),其中四川省绵竹市和都江堰市实现心联小屋全覆盖。

  主办单位: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支持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编辑:武江

万间小屋,万方福田。

期待您和我们一道,共建小屋,同种福田!

青爱工程办公室:

-,-

传真:--

E-mail:apepcy

apepcy.org

网址:







































北京治白癜风那里好一点
百癣夏塔热片能不能治痤疮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wh/90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