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结与解


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结与解作者:毛振明1问题:说起体育教学质量,领导爱说进步,体育教师爱说问题;领导爱说管理的进步,体育教师爱说管理的问题;说起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不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爱说别人的问题,都努力找出各种外在原因而容忍自己的问题并安抚自己的良心,好在外在原因很多可以去推诿:领导不重视、安全压力大、家长不配合、场地太狭小、器材太缺乏、教师人太少、工作量太大、学生太难管、班级人太多、班主任不配合、达标标准太等。但,我们好像很少听领导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是我们的制度不健全、是体育课的质量没有标准、是教师动力机制没搞好、是行政对场地面积缺乏“红线”要求、是体育教师培训有计划没落实、是体育经费缺乏统筹、使我们对各校的校长们强调体育课的事不够等。我们也没怎么听到体育老师们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是我的运动技能还不够全面、特别是特长的那一项也不够突出,是很多技能自己不会,如想让学生做侧手翻但自己就不会更不知道怎么教,是我知道的体育游戏还是太少、是我对课课练的练习知道很少、是我对学生体育要求的了解还真不够、是我与班主任的沟通很不充分而出现问题、是我与家长们的联系很不够所以难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本来有些器材可以自制的但自己懒了、是我的教学计划写不好、是因为对课标学习不够、是因为我们很少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所以校长不太理解和支持体育工作、是因为我们不太会编操所以学校的大课间和运动会有些死气沉沉等。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本来有许多我们应该如此认识,但我们却不愿意如此去认识的“结”。认识体育教学质量的“结”(问题)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但当我们不费力地列出一大串质量问题,才发现其实什么用都没有,因为我们还必须找到解开这些“结”的“解”。在此,本文就围绕前文提出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难”谈谈“解”的思路与方法。2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之“结”和各种“解”的无效无力说起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不用脑子就会说出一大串的“解”,如“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落实课标加强学习”、“强化队伍提高水平”、“政策支持经费倾斜”、“机制改革体制创新”、“教学改革改善教法”、“规范课堂科学管理”、“加强评估科学评价”、“加强研究科学管理”等等,但我们却发现这一串串几乎不用思考就能说出的“解”似乎都不是有效的,因为这些“解”被说了几十年了,低质量依旧低质量,老问题还是老问题。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的主体不明我们发现:往往需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的领导的“认识”已经“很高”了,领导们说起体育的重要性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他们的心中的观念却似乎永不更新,在他们的管辖下,体育教师依然不进、建体育场地依然没钱、体育课依然是开大会时才能想起说起的一门副科,那么,让谁去更新观念,让谁去提高认识?什么样才是更新是提高?如果领导们就是不更新不提高,我们又能怎样?2)“加强学习落实课标”的方向不清谁都说要“加强学习落实课标”,先不说“课标”本身还有诸多问题,有过大幅度修订,就是个完美无缺的“课标”,“落实课标”也是个含糊不清的命题,就说落实“健康第一”这个课标第一理念吧,有人说教好运动技术为学生一生身心健康服务叫落实,有人却说“淡化竞技性运动技术和淡化运动技术教学”是落实;更有人说“跳箱跳不过去爬过去也行”就是落实,其实“课标”中每段话在落实时,都不是唯一的“解”,都不是定论,都是模糊和困惑。3)“强化队伍提高水平”的方法不在当然,“强化队伍提高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但在全国普遍教师队伍整体超编而体育教师严重缺编的情形之下、“强化队伍提高水平”可不像说这八个字这么容易,事实也铁一样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年,我们看到的是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运动技能越来越不突出、体操的教学和保护能力快速下降、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的掌握越来越少、教育能力和以身作则的能力也越来越差。在体育教师严重缺编的情况下如何强化队伍,在职业倦怠和安全压力下如何提高体育教师水平,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难题。4)“政策支持经费倾斜”的去处不明“政策支持经费倾斜”无疑是必须的,但学校体育的孱弱需要什么政策的支持?是增加体育课时的政策?体育课时在政策层面上已经足够多了,但全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校在落实这个政策,而且基本上都是小学;是在减少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政策?多出来的体育课谁上,是语文老师还是数学老师?是体育场地的政策,修点儿塑胶跑道(哪怕是毒跑道)好说,那些在北京二环里面学校的小场地大班级的学校要定什么政策可以解决?当今,钱的事好像和体育质量的关系越来越淡,钱花不了乱买器材但体育教学质量低、学生达标不及格多的学校比比皆是,这些学校就是投入再多钱恐怕也没用,那么经费向哪里倾斜,倾斜来的经费要急需做什么,不能做什么?5)“教学改革改善教法”的用力不准“教学改革改善教法”是大家说的最多的,几乎人人顺嘴都能说出来,想必“教学改革改善教法”一定是提升质量最重要,最管用的一招了,但笔者却怎么也感觉不到教法改革内涵和功效,相反看到了某些主题教学和情景教学对降低体育质量的“功效”,教学改革改什么?是“不用集合站队”?是“叫老师妈妈”?是“用破标语上课”?是“用白菜莴笋当器材”?不是吧?那又是什么?是运动教育实践?是领会教学法?是大单元教学?还是课课练的实施?但这些有效的教改方法论怎么很少有人知,很少有人做呢?教改和方法改革都喊30多年了,怎么没见明显成效?如果有人说有成效,那么请问在哪里?6)“规范课堂科学管理”的方略不正“规范课堂科学管理”听着挺带劲的,也很有道理,但未必所有人都同意,主张“温情化”教学的人一定不同意,主张不要“三段式”教学的人一定不同意,主张“课课都要有情境导入”的人一定不同意,随便拿起扫把就上课的人一定不同意,主张要管教师叫妈妈的学者一定更不会同意。的确,什么叫规范教学?什么叫科学管理?是以前那样的一板一眼的教学,还是有人说的“科学放羊”,还是有效的体育教学?那么什么又是有效体育教学的“规范样子”和“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呢?7)“加强评估科学评价”的软弱不力“加强评估科学评价”更是一个怎么听都是特有道理,特别重要还特有效的一个“解”,但事实上,这恰恰是体育最难的事情,先不说天生的个体差异让我们很难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合理的评价,各地发展的巨大不平衡更让我们无法用一个清晰的标准进行学校的评估,因此体育课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对各地学校体育的督导常常形同虚设。什么是科学的体育评价都不太清楚又如何加强,不敢面对现实、不敢公开、更不敢进行批评的各种评估又何必要去加强?评价的科学是科学的标准、可以加强的评估是评估的勇敢,但它们又在哪里呢?8)“加强研究科学创新”的华而不实说“加强研究科学创新”,更是听着有道理但事实上是一个无效无力的“解”,据笔者熟知的情况,至今有关体育教学的论文,有关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种课题立项岂止万计、数十万计,但大多都“无疾而终”了,这些科学研究形成学校体育研究的“繁荣景象”,促动了体育教师们大交流,激活了体育教师的课改思想,让很多体育教师知道了他们以前没有听说的概念和说法,也提高了部分体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更为体育教师的晋级和学历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但仔细想想,这项研究到底有多少落实在了体育教学改革的真正进步和教学质量的确切的提升方面呢?又有哪些研究和论文真正化成了让人记得住说得出的质量提升的大好局面和优秀案例呢?9)“机制改革体制创新”的迟迟不来“机制改革体制创新”更听着像是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剑封喉”之策,和“一解百解”之解,但它仍然不明,依然飘渺,大幅度转变应试教育倾向的机制改革呼之难出,让校长们能更重视学生健康,让学校都能“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体制创新迟迟不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什么?至少笔者还没有看到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思路、路线图和时间表,好像现在它还只是一个“幻想”和“理想”。大家看了上面的论述,可能觉得笔者不免太灰心、太悲观了,其实不然,笔者并不灰心上面的各个“解”,而是灰心相当一部分学校体育人对这些“解”的不求甚解,灰心于我们对某个“解”的浅尝辄止而东张西望,灰心于大家乐得坐而论道、你好我好,更灰心于我们许多教育领导对问题不正视,甚至是自欺欺人地隐藏问题而自娱自乐,而这些问题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责任分散而谁都可以没有责任心,于是就在大家对责任的推来推去中,我们所有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解”都失效了。3当前快速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解”: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那么,在当前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几乎无解的大形势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笔者在近两年推进“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了一个迅速改观学校体育面貌,迅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捷径”,这就是推进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以下以五个实例具体说明:1)北京崔村小学开展跳皮筋等民间体育活动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崔村小学是地道的北京农村学校,以前学生身体素质不好,体育教学平平,每次升旗旗杆前坐一排晕眩的学生,当天的厕所里尽是学生的呕吐物,新校长赵彩霞到校后大力开展跳皮筋、武术、独轮车、空竹等民间体育配合以素质操、椅子操、叠罗汉等多样体育活动,仅一年多的时间,学生素质大幅度提高,旗杆前再没有学生坐着了,厕所干净了,学生会下桥、劈叉、肩肘倒立、后滚翻、侧滚翻、叠罗汉了,他们身体苗条了、脸变黑了、他们变得开朗自信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大大丰富,因锻炼内容多体育教师觉得上课的时间不够了,于是他们狠抓课外了,一小时锻炼的要求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在其中,体育教师们成长了,他们在区里检查课的活动中人人都得优秀了,看到同学们锻炼的成果家长们开始支持体育了,一年后崔村小学在全国都有名气了(一篇关于这个学校的报道在新华网上发稿被点击52万人次)。2)北京农学院附小引入“体育趣味课课练”和素质操成为体育先进校北京农学院附小是个新建校,70%多的外来学生,全校教师平均年龄20多岁,以前体育特色不突出,在当地没什么名气,校长郑金霞到校后大力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网球、篮球、足球等,一年多前,农学院附小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后,率先推进“体育趣味课课练例”的活动,并引进少儿趣味田径、校园定向运动、快乐体育园地的统合训练等新的教学内容,学校开始了巨大的变化:不但体育教学忙了、课外锻炼也充实了,学生们喜爱体育了,玩起课课练乐此不疲,这些活动也感染了年轻的班主任们,他们也融入体育锻炼中,今年5月近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观看了北京农学院附小的展示活动,感人的场面频频出现,很多的校长在看台上居然被感动得掩面而泣。3)北京八里庄小学通过举办全员运动会迅速强化体育课教学和课外锻炼北京八里庄小学地处北京朝阳区的城乡结合地带,学校的体育工作和体育课都属默默无闻状态,校长很重视体育,体育教师也很努力,但是总是缺个突破口,去年,八里庄小学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的实验校以后,引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开发的全员运动会项目,并结合全员运动会引进了街舞、平衡操、素质操和叠罗汉,以及学校原有的健美操、啦啦操等,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立即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热情、有了学生的喜爱,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奇迹般地提高了,他们全体做了下桥、劈叉、肩肘倒立、叠罗汉,连体育教师们都感到惊奇不已,体育组长窦秀红老师向全体学生致谢:当时老师都不敢想的事情,你们替老师做到了,老师谢谢你们!更重要的是八里庄小学的体育教师们成长了,体育课教学由于有了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清晰了、教学过程紧凑了、教学方法精益求精了、教学评价清晰具体了、教和学的积极性都高涨了,当然,教学质量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全员运动会展示当天,数百名来自全国的教育同行深受感动,很多人留下了热泪,中央五台做了专题采访,肖校长在中央台上亮相介绍该校体育工作,新华社也做了深入报道,文章点击量达到34万人次。4)沈阳浑南二小通过素质锻炼操体育游戏进课堂一举消灭达标不及格沈阳浑南二小十年前成立,成立初期艰苦发展,沈阳教育专家丛校长抓住了爱心教育和体育教育的“两只剑”,多年坚持融养成教育操、瑜伽操、素质操、形体操于一体的新颖走心的课间操,加入全国学校联盟后,浑南二小更引进了近百种有趣的体育锻炼游戏,从此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充满活力,迅速成为浑南区乃至沈阳市的体育名校。去年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的展示活动中,浑南二小的展示感动了许多人,让参观者知道了什么是“走心的体育”和“爱心的体育”,展示完两周后,沈阳传来喜讯:浑南二小在当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抽查测试中取得沈阳历年最好的成绩:达标率%,良好率84%,优秀率46%,这个学校的体育课也多次被评优,今年6月也在沈阳市进行了优秀体育课的集中展示。5)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引进素质操、课课练、柔道、全员运动会等惊艳南京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的前身是解放前的中央小学,地处南京最繁华地段,是全南京的家长都想让孩子去上的名校,但该学校场地狭小,有学生余人,场地小、学生多、学生也相对娇柔、家长对文化课的期待高、运动安全顾虑大,学校面临着诸多的体育问题。但是,游府西街小学的万代红校长却始终把学生的身体发展放在首位,把体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游府西街小学特别引入了柔道项目,柔道虽起源于中国的柔术,但现在却离中国的青少年很遥远,游府西街小学却紧紧抓住了这个融古代与现代、融民族与国际、融奥运与健身、融修身与养性、融传道与授业的运动教育学生,游府西街小学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以后,更是把课课练、全员运动会、素质操、体育游戏等新内容引进课堂,学校的体育面貌焕然一新,今年五月游府西街展示了他们的体育工作,他们的展示惊艳了南京,特别是孩子们气势恢宏的柔道得到来自全国的与会者的好评与赞叹,更引得诸多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他们的体育成就。以上五个实例,只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校优秀经验的沧海一粟,像这样的学校很多很多,扶轮小学、瑞祥小学、北京石油二附小、杨镇小学、北大附小、北京教科院第二附属实验小学、浑南一小、济南市中区20多所学校、杭州拱墅20所学校、四川绵竹20多所学校、郑州金水15所学校、广州荔湾18所学校,成都武侯的近20所学校,此外还有全国多所学校,都是因为引进了鲜活的体育内容而让那里的学校体育快速发展、让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得以迅速提升。4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迅速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1)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可以促进“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认识和观念都是有载体的,长跑承载着刻苦锻炼的观念与认识,铅球承载着老旧体育的观念与认识,队列队形承载着纪律教育优先的观念与认识,器械体操承载着身体素质和意志锻炼的观念与认识,健美操和排舞承载着动与美结合的观念与认识,软式垒球承载着团队智慧配合观念与认识,跳绳踢毽空竹跳竹竿承载着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的观念与认识,全员运动会的70个项目承载着有教无类的观念与认识,趣味课课练例承载着快乐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观念与认识。而扁担南瓜、白菜莴笋、扫把扫地和旧标语破麻袋、大变活鱼等却承载着混沌、糊涂和不严肃的教育观念与认识,存在决定意识,内容决定教育的意义。2)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可以促进“加强学习落实课标”“课标”在内容上最提倡的就是“百花齐放”,提倡内容的选择为目标实现服务,也强调内容在锻炼成效的“殊途同归”,更强调体育教学内容为“终身体育能力养成”服务,“课标”更是反复强调“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试想没有全员运动会,还是少数人再跑多数人在嗮太阳,或是玩玩闹闹地开个不用锻炼的趣味运动会了事,那么同学们还怎么融入集体、适应团队,还如何适应社会,如果上12年学都参加不了一次运动会,这样的学生将有怎样的身体自我认识,他还有什么心理健康呢?因此,鲜活的充满教育意义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引进应是“落实课标”的第一步。3)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可以促进“强化队伍提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教学水平面临着:(1)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及教学水平普遍下降;(2)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集中在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传统项目上,学校教学适应性较差;(3)教师职业倦怠,教学积极性不高;(4)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明显不足等,而引进鲜活的体育教学内容恰恰可以(1)通过新的运动项目的重新学习充实提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及教学水平;(2)软垒、腰旗橄榄球、少儿趣味田径、花式绳、花式毽、排舞、校园定向运动、泡泡操等都是特别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学条件和需求的;(3)教师职业倦怠靠能力的展示去打破,教学积极性靠新颖的教学内容去调动;(4)实践证明,全员运动会、体育课课练和安全教育在团队教育、纪律教育和规则教育方面都具有独特作用,更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升。4)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可以唤醒“政策支持经费倾斜”传统项目的体育有些“审美疲劳”,多要经费投入这些项目领导会缺乏新鲜感,而新颖鲜活的体育内容连领导们都觉得新鲜好玩,校长借此争取额外的体育经费支持领导容易首肯;新兴运动还有学校运动队“走冷门”“剑走偏锋”的特殊效果,也容易得到领导的支持;新颖的快乐体育园地和在上面进行的锻炼可爱有趣,可以吸引领导的眼球得到支持。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可以唤醒“政策支持经费倾斜”。5)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可以促动“教学改革改善教法”凡说到教改,大家必说教法改革,似乎教改就是教学方法改革,其他学科的事情不敢妄言,单论体育,笔者认为教法的事情非常非常重要,但重要性却不在大家说的那些方面。体育学习的主体是运动技术学习,运动呈各种完全不同的技能类型,其教法也有非常强的专项性和特定性,如体操的教法和游泳大相径庭,游泳的教法又和田径大相径庭,而田径的教法又和球类的教法大相径庭,而球类中的篮球的教法和乒乓球的教法几乎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在体育中抽象的教法意义不大,因此泛泛地说教法改革几乎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教学内容清晰鲜活,那么在“一校一品”和“1+X”的课程教学模式下,这个项目的教法就会得到细致地探索和研究,其中的“学理”就可能会被发现,科学的“教程”就会脱颖而出,就会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6)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有利于“规范课堂科学管理”“规范”一词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管理”一词更是有许多人很反对。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要先搞清楚什么是“规范”,什么是“管理”,“规范”什么,“管理”什么。本文认为:规范是不是规范“三段”,有没有充分的放松。管理是不是教案写得很漂亮,是不是有预测的心率真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教学是不是真正有效,学生能不能学懂、学会和学乐,而学懂、学会和学乐都必须有清晰的学习对象,而内涵丰富、技战术清晰、被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就会“牵引”和“推动”着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和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规范。7)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有利于“加强评估科学评价”都在天天上课、但12年都没教会的教学如何评估,因此,评估谁的教案写得复杂,谁的课上得花哨,比那个教师论文写得多,比哪个体育老师学位高,这样的评估于事无补,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无补。但是,如果在“一校一品”的课程思想体系下,引进符合学校条件和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那么我们的评估的话语体系就变成了“这个学校让学生掌握哪个运动项目的技能”、“他们掌握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能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做贡献吗”、“他们还学会了哪些‘师傅领进门可以修行在个人’的兼项”、“每个体育教师是否都有符合教学的技能长项”、“各个学校在‘一校一品、一生一长’方面都有哪些改革和创新”等等,这样的评价和评估将更为具体,将更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实质性的提升。8)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可以促进“加强研究科学创新”一线体育教师非要写论文吗?非要写那么多论文吗?应该写什么论文?一线体育教师非得承担科研课题吗?非要的话,他们需要承担怎样的课题?这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很疑惑的事情。其实,体育教师就是要研究教学,而教学研究最主要的就是要研究具体内容和教法,但现在很多教师研究理念、研究政策、研究标准、研究社会、研究未来,但往往就是忽略了眼前、忽略了课堂、忽略了学生,而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眼前的运动是怎么学会的”、“什么叫做学会”、“教学过程是怎样的”、“我应该怎样掌握这个项目的教学技能”、“如何教会眼前的学生”。新的教学内容的引进就会让老师们面临这些实在的问题,就会让他们迅速地回到“眼前”,“牵引”他们研究就会回到现实、回到实用、回到学生,而这样的研究和课题确是每个老师都应







































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wh/90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