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见证发展德阳消防为这座城市的每一个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55402153973420&wfr=spider&for=pc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打破了午后的宁静,短短80秒,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喊声、哭声、求救声,响成一片……

年4月6日10时30分,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在德阳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范晓林刚开完会议,夹着一个笔记本回到办公室,“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按照预先的约定,范晓林知道记者的来意,放下笔记本,轻轻地说,“咱们开始吧。”

作为亲身经历“5.12”大地震救援的四川绵竹人,范晓林保持着军人的从容,思绪回到了十年前……

忆往昔

争分夺秒生死救援一心只为群众

“快跑呀,地震来了……”年5月12日14时28分,正在午休的绵竹市消防中队指导员范晓林被一阵猛烈的晃动和慌乱的叫喊惊醒。冲出休息室,范晓林赶紧带领7名战士,不顾余震危险,又冲进弥漫的烟尘,冲进摇坠的废墟,争分夺秒展开生死救援。

“报告指导员,附近有好几个场所垮塌严重,情况危急。”

“快,赶紧救援!”

15时40分,地震发生后1个多小时,范晓林带着战友连续转战绵竹城区天主堂幼儿园、鸭肠王火锅店、橡胶厂家属楼、仿古街粮站等二十余处垮塌现场,疏散群众余人,陆续搜救出60余人,其中50余人生还。

时间就是生命,随着救援的不断深入,单靠人挖手刨已无能为力,倒塌的楼板太重,必须使用吊车辅助救援。

16时10分,范晓林向绵竹市政府请求吊车增援,但由于情况混乱,市政府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调来吊车。危急之时,没有条件只能想方设法创造。经到处询问,终于范晓林在一名当地群众的协助下从新市镇找来了吊车。

范晓林现场救援照片

“轰轰轰……”

23时05分,吊车开到了现场。按照事先确定的方案,最上层的楼板被逐一吊开。“小心点,千万别造成二次伤害。”面对一块块碎水泥和砖头,消防官兵和周围群众一起用手小心翼翼地搬开。每搬开一处,里面的情形都让大家心痛不已。三五个小朋友被埋在一起,脸上、身上全是血,有的还有微弱的意识,有的已经分辨不出样子。泪水滑落,忍着悲痛,消防官兵将孩子们一个个抬出来,交给医护人员。

“叔叔,救我……”

13日凌晨,天降大雨。在绵竹,范晓林带领队伍救援,一刻也没有停止。

在遵道镇欢欢幼儿园,一幢二层小楼已经全部坍塌。废墟里,不时传来呻吟声和呼救声。黑暗中,寻着微弱的声音,范晓林冲在队伍最前面,带领战士用双手不停地挖着沙石、碎片。手套磨穿了,手指磨破了,鲜血染红了一块块砖石。

借着灯光,范晓林看到倾斜的预制板和大梁搭垒的缝隙里,有一只小手在动。

“别怕,坚持住,消防叔叔来救你了!”顺着缝隙,范晓林伸手进去,紧紧握着女孩的小手,一边不停的安慰,一边仔细查看周围的环境。小女孩身上的预制板和大梁上面还有压着塌下来的预制板、大梁、砖块、课桌和书本等杂物。

“必须得赶快救出来。”背顶、肩扛,范晓林试着顶开压在小女孩身上的预制板,汗水和雨水湿透了他厚重的橘红色战斗服。余震再次袭来,他使出全身力气用一根钢撬微微顶起预制板,露出一丝缝隙后,用闪电的速度抱出了小女孩。

范晓林现场救援照片

“快些,再快些,时间就是生命!”范晓林心急如焚,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废墟,这么危险的现场,稍有不慎,就可能使被埋人员受到二次伤害。

面对无情的灾难,这个有着13年军龄的老兵镇定地指挥着,“先救上面的幸存者,保护好下面被埋压的人员,一层一层推进救援。”

面对老乡的期盼,他哽咽了,“孩子的母亲在期盼,孩子的家人在等待,我们就是把钢钎橇断,把脊背压弯,也要把孩子们救出来,给他们的亲人一个交待!”

队员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一声声有力的号子响彻救援现场……

连续战斗30多个小时后,13日18时,范晓林带领的队伍从坍塌的幼儿园中共救出89名学生和5名老师,其中41名生还。

15日上午,在一线抢险救援连续奋战了近60多个小时后,范晓林接到指挥部命令,承担起为绵竹受灾群众和参战官兵送水的紧急任务。

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二点,范晓林和战友日夜奔波,一共运送了10多吨水,解决了灾区2万多名群众和多救援人员的饮水保障。

“哪怕少睡一分钟,也要多送一趟水;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保证他们有饭吃有水喝。”范晓林坦言,每当听到灾民们说“消防官兵来了,我们有救了”的话,他的心里就充满力量。

然而,没有人知道,他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完全垮塌,家中父母没有音讯,直到三天后才联系上;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妻子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产,可他为了灾区群众,始终坚守在一线抢险救援,直到四十多天后才见到孩子第一面。

6月30日,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范晓林被中组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成为全国消防部队中获此殊荣的两名消防官兵之一,被公安部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另外,范晓林还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以及荣获“中国骄傲.感动天府”人物等。

“中国骄傲.感动天府”人物范晓林

范晓林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面对荣誉,范晓林如是说,“我是来自灾区的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党的战士,人民养育了我,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

看今朝

团结奋进保驾护航两手也促发展

“十年前的地震救援历历在目啊,十年时间过去了,带着荣誉和责任,消防官兵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心不曾改变,那种团结奋进、敢打胜仗的精神更加凸显。”

当年的绵竹市消防中队指导员,如今已是德阳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从过去到现在,范晓林颇有感触,“十年,见证的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延续,见证的是德阳消防支队的变化发展,见证的是德阳消防人为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老百姓保驾护航。”

十年来,德阳市消防支队的基础设施建设、装备技能建设、人员素质建设、战斗精神建设等,无不走在全省前列,无不敢打敢胜。

从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到年的“8.13”绵竹清平泥石流,年的“4.20”芦山地震,年的“7.9”广汉洪水,再到年的“6.24”茂县山体垮塌,年的“8.8”九寨沟地震……

在一次次灾难,一次次考验中,德阳消防战士都展现出了“招之能来,战之能胜”的铁军精神。

除了现役消防队员能打能胜之外,政府专职消防队员也在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近些年来,经过发展,德阳已经建有大小17支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总计余人,接出警余次,疏散救援群众二十余名,挽救人民财产损失余万元。

向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代表致敬

“政府专职消防队可以弥补现役消防队员人数上的不足,业务、管理、工作范围等与现役消防队是一样的,遇到火灾扑救、辖区救援时,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能够利用就近优势,发挥重要作用。”范晓林说,专职消防队中的骨干队长就像战斗机中的歼击机,配置虽小,但攻击速度快。

正是因为这些消防战士的日夜坚守,截至目前,连续19年,德阳未发生一起重特大火灾事故。

“我们的化学灾害事故救援队、高层火灾扑救队等,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越来越专业。”范晓林说,不仅注重灭火和抢险救援,近几年,德阳消防支队还成立了全省唯一、全国第二支公共安全救援潜水队,俗称“蛙人队”。为了加强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援能力,德阳消防支队还成立了搜救犬队伍。

硬实力的进步离不开软实力的推动,在全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劲头下,德阳消防人也在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路子,形成了消防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色基地。

“像旌阳的廉政文化基地,绵竹的年画文化基地,什邡的书法文化基地,罗江的历史文化基地,中江的战斗精神文化基地等,都是德阳消防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范晓林说,文化开放,老百姓可以到这些基地免费参观,自由体验,让消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消防意识渗透到每个人心中。

今年,四川省“5.12”地震十周年大型综合演练将在广汉进行。届时,地震搜救、救援与化工装置泄漏爆炸处理两个演练项目将由德阳市消防支队打主力。德阳消防十年来的建设、变化、发展等将在活动中接受检验,一展风采。

城市发展离不开消防,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下,消防体制改革亦在其中。

“无论怎样改革,我们消防人都坚决服从,保持初心,听党指挥,干好本职工作。”范晓林说,面对改革,军人当牢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誓言。

自年入伍以来,范晓林在消防战线已有23年时间,面对脚下这片热土,面对这块土生土长的地方,“为每一个老百姓保驾护航,是作为消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卢成

来源:四川发布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zy/178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