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我为群众办实事用社区矫正传递司法温暖


白癜风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民警徐兰,是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派驻社区的一位社区矫正民警,先后在绵竹市剑南镇司法所、绵竹市汉旺镇社区戒毒康复站工作,“因人施策、润物无声、真情付出”是她的工作法宝。

社区戒毒康复是一项琐碎、繁杂的工作,跑断腿、磨破嘴是常有的事情,通过一次次的谈心谈话、答疑解惑、走访帮扶,她成功帮助多名工作对象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和困扰,传递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温暖与力量。

因人施策:制定一对一的个性方案

01

工作中,徐兰不仅要逐一查阅工作对象的背景信息,还需要通过走访其他知情人的方式充分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情况,在此基础上来制定一对一的工作方案。不同的社区、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决定了对每一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都应采取不同的矫治方案,工作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有的需要加强普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有的需要以案说法,用典型的违法犯罪事例警醒;有的需要多方面协调开展关怀救助解决实际困难;有的需要帮助修复亲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还有的是需要开展心理疏导。

在徐兰的办公桌上有一堆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放着近年来每一个工作对象的矫治方案,也是她凝聚的工作心血结果。她用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工作,帮助了社区康复人员,体现了一个民警的为民初心。

润物无声:开展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02

要解决一名社区戒毒人员思想上的问题或者困惑,往往需要谈心谈话数十次,徐兰始终热情主动,不厌其烦,也正是通过一次次的真诚沟通交流,工作打开了局面,棘手问题找到了突破口,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又不是铁石心肠,我也懂知恩图报;通过徐警官的反复摆事实讲道理,我明白我之前的举动真的错了,我不应该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我太愚蠢了,导致今天的局面,不仅连累了爱人,更重要的是连累了儿子,悔呀!我今后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痛改前非,积极配合你们,大胆检举吸毒行为的人员,重新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的好公民。”——社区戒毒人员周某。

传递司法力量

03

徐兰帮扶过很多不同情况的工作对象:比如急需到精神卫生中心去看病治疗却没有亲人陪同照顾的社戒人员李某;刚回归社会没房住的社康人员卓某;找不到工作急需帮助以解燃眉之急的魏某等等。

付某,他因寻衅滋事被判四年缓期四年,在年12月出车祸导致髌骨和左下肢粉碎性骨折,经医院手术治疗后,现仍不能走路,而且伤腿开始发炎,疼痛。

徐兰了解情况后,立即为他找医生,还不辞辛苦在凌晨医院看专家门诊,经医生的诊断,只有在华西才能做这个手术。徐兰向上级领导汇报此事,帮助付某解决医疗费用,在绵竹市政法委支持下,由民政、医保、街道、原单位主要领导人一起协商,很快就解决了费用问题,付某也得到了治疗。付某流着泪,拉着徐兰的手说:徐警官,真的太感谢你了,我原本是一个社会上的混子、刺头,别人都瞧不起我,你却为了我东奔西跑,处处帮助我,遇到你这样的好警官让我一辈子都难忘和感激

不论在什么时候,徐兰总是义无反顾,竭尽所能,被她帮助过的人都深深的被她的热心和真诚所感染。

选派戒毒民警参与社区戒毒康复矫治工作是省女所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徐兰作为一名从高墙里走进社区内的民警,工作环境变了、对象变了,工作方法也变了,但不变的是她踏实工作的作风、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不变的是她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而不懈奋斗的赤忱初心。

图文:徐兰编辑:唐甜校对:吴超韩怡

审核:宁晓英周利:,。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用社区矫正传递司法温暖》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zy/196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