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追梦人记越西县西城中学校长冯道良


目前北京市场上最好的治疗白癜风药有哪些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lunwen/36406.html

“追梦人”

—记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西中学副校长、西城中学校长

个人简介

冯道良,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西中学副校长、西城中学校长。曾连续多次被评为“越西县优秀校长”;年被评为“凉山州优秀校长”,被授予“四川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座右铭

以师为朋,德高为范,以生为友,身正为师,以校为家,政勤为上。

有一种梦,叫迎难而上

走进西城中学,漫步在这片热情而又不失宁静的土地上,你能感受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荡漾着芬芳的诗意,你能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彰显着拼搏的豪情。香樟苍盈,青柳依依,翠竹拔节,百花竞芬,芳草如履。现代化运动场是青春,是呐喊;素洁幽静的花廊是哲思,是梦幻;微波粼粼的鱼池是放飞,是心愿;崔巍耸立的教学大楼是智慧,是挑战……生活其中的西城人,每一日每一时无不被幸福紧紧包围。

  

但,老师跟学生们不能忘也不敢忘,学校的每一次蜕变都浸透了一个人拼搏的汗水和奋斗的泪泉,他,就是冯校长。   

时光流转,回首凝望七年前,那是一段让所有西城人都铭心刻骨的峥嵘岁月。   

“西城中学两排房,杂草丛生无操场,下雨打滑又踉跄,学生摔跤不像样。”这是当时流传在越西老百姓口中的打油诗,却也是七年前西城中学的真实写照。七年前的西城,学校除了两排楼房,一无所有。遍地杂草只是给原本该富有生意的学校平添了几分萧索与荒凉。整整一学期,学生没上过一节体育课,因为没有旗杆没有红旗,学校从未举行过升旗仪式。更为糟糕的是,每逢下雨天,学校就泥泞遍布,坑洼随处,全无师生落脚之地,打滑摔跤的现象已是不足为鲜的“景观”。   

就这样,冯校长,奉命于危难之间。在西城中学建校之初最举步维艰的时刻,冯校长被任命到学校主持工作。   

他信心百倍而来,他激情满怀来而,他斗志昂扬而来,他带着一颗对越西教育最为朴素的赤子之心而来。   

然而,学校此情此景,却给了他当头一棒。那些天,他的脸上写满了焦虑;那些天,他愁眉始终未得舒展;那些天,他似乎苍老了许多。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凝望这所学校,凝望学校每一处,每一角,若有所思。痛定思痛,教师大会上,冯校长斩钉截铁:“同志们,咱们自己的学校自己动手建,没有任何困难能打败顽强的西城人!”因为他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于是,一场热火朝天的建校劳动,就在那一刻徐徐拉开了帷幕。   

从清除全校杂草到开发足球场,从新建篮球场乒乓台到小农场建设,从开垦草坪到培育花卉,从种植树木到文化石入迁,从许愿池展颜到新教学楼拔地而起……谁也不知道这一建校劳动究竟持续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但全校师生都知道,西城中学每一次进步每一步跨越,都是冯校长带领大家用勤劳的双手,坚实的脚步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闯出来的。   

这一刻,任何词句用在这样一个有血性有骨气的人身上,都是无力而苍白。只知道,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他的智慧;哪里有劳动,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一个,真是这样。

西城中学的老师至今回忆起这一点犹感慨万千!撩起衣袖,卷起裤脚,顶着烈日,他要干!抡起锄头,刨着石块,挥汗如雨,他要干!冒着大雨,吹着冷风,气喘吁吁,他要干!晨光熹微,夜阑人静,形影相吊,他还在干!他手上的茧不知磨破了多少又生出了多少!渴了,一碗冷水。饿了,一碗盒饭。累和苦从未在他的嘴里溜出过。每一天,每一次,他都在给老师们加油鼓劲:“同志们,咬咬牙,坚持坚持,用双手建设咱们自己的家园,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在冯校长的带领下,所有老师都不敢偷懒都不愿偷懒,因为他们深知,和这样一位身先力行、将自己置之度外的校长一起做事,任何苟且的行为只能给良心带来不安和羞耻!那些日子,他似乎忘了自己是校长,哪里有什么西装领带锃亮皮鞋的陪衬,哪里有什么居高临下故作姿态的尊贵,俨然一副农民劳作的勤苦模样。但,就是这副模样,深深刻进了所有西城人的心坎;就是这副模样,成为了西城中学奋斗史上永远熠熠生辉的风景线!   

如今,每一个行走在西城大地上的人们,他们的心坎都是柔软的,他们的步伐都是厚重的,他们的神情都是欣然和骄傲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所有的收获和幸福,都和一个名字紧紧拴在一起,这是一个让所有西城人都引以为荣的名字,这也是一个让所有西城人无法忘怀的名字,他们的冯校长,他们一生感恩!

有一种梦,叫质量为本

“咱们老百姓把子女送到县外去读书,这无疑是给越西教育打了一记响亮又沉重的耳光!”在与冯校长交谈的过程中,他如是说到,神色凝然。身为越西教育工作者,面对越西大量优质生源外流的现象,他始终在思索,那就是越西难有让自己老百姓放心的教育,难有一所让老百姓放心的学校啊!源于此,冯校长狠下决心,一定要把西城中学办成一所高质量的品牌名校,他说,既然办了西城中学,就要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越西人民,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冯校长深知,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抓教育,最根本就得从质量抓起。而要抓质量,首先得从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抓起。悠悠杏坛,唯此为大。由于是新建学校,西城中学教师结构相对复杂,有引进人才,特岗教师以及各乡镇中小学考调教师,教师教学水平和素养参差不齐,如何让所有老师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立足实际,冯校长深思熟虑,探寻出一条适应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促教改、抓质量教育活动在西城中学蓬勃开展。   

冯校长认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首先应该是一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教师队伍,因为每个教师只有怀揣一颗对教育无比热爱的心和敢于吃苦的决心,教育才有了发展的精神前提。冯校长深信,西城中学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可以塑造并值得塑造的。为了唤起藏匿在教师内心深处的斗志与热情,冯校长每天早晨六点过就来到学校巡查校园,或到公寓教学楼走一走看一看,或拾起地面上的垃圾,然后组织全校同学认真早读紧而又开始巡查各班早自习情况。他从来不睡午觉,直至深夜,学生和老师们早已进入梦乡,暮色四合的校园只有冯校长办公室的灯光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个校园。他似乎从来不知困倦,似乎向来排斥休息这样的词语,他说自己是一匹累不垮的千里马!西城教师心里都明白,冯校长这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

于是,在冯校长精神的感召下,西城教师都把“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八个大字深深刻在心上,并幻化为自己最真诚的行动。西城校园里,老师们差不多七点就上岗执教了,更早的还有六点半就进教室为后进生辅导。每堂课上尽显飞扬激情,横溢才华。午自习、傍晚自习,学校并未规定老师进教室辅导学生,但西城教师哪里守得住清闲耐得住寂寞,有学生的地方,就有他们!很多教师自发组织学生上第三节晚自习,为的就是能多教孩子一些知识,能把孩子薄弱的学习基础给补起来。年年如一日,他们持之以恒,他们从不求索取。老师们,是否真不知疲倦?他们都说,冯校长尚且如此,自己稍有懈怠就深感可耻。西城教师的敬业精神在全越西县也是出了名的,“西城中学的人,从校长到老师,都是钢铁。”老百姓常这样善意的开玩笑说。   

要建设一支精良教师队伍,单靠敬业精神和一股子热情难以维持长久。冯校长说,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万不能拘泥于越西这一片狭小的天地自以为是沾沾自喜。于是,冯校长高瞻远瞩,他用自己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带领西城人走上了第二阶段的教师培训之路——走出去,请进来。冯校长是一个特别注重学习的人,他说,咱们一定要多学学别人的长处,结合自身实际多琢磨琢磨,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让咱们西城百花争艳,春色满园。眉山东坡中学,绵竹南轩中学,云南景洪中学,魏书生讲座礼堂,都印着西城人虚心取经的足迹。冯校长这一壮举,亦开创了越西县初级中学外出求学的先河。同时,内江教育专家、许多知名学者也多次应邀到学校做教育专题报告,老师们专心的学着,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西城人都懂得,这是冯校长的心血,自己怎能辜负?怎样辜负?!西城教师队伍是一支悟性特别高的教师队伍,经过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学习,许多教师都逐渐领悟了教育的要义,都摸索出一条既富有自己特色又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教学成绩令人欣然。对自己的成长,西城教师喜悦在心;对冯校长的培育,西城教师感恩在心。   

看着自己的老师一步步走向成熟,冯校长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但是,他从来都是一个对教师负责的人,是一个对教育负责的人。他说,人,万不能固步自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着这份理念和思想,一场大规模的教育变革在西城中学悄然酝酿。待到时机成熟时,激情上演,轰轰烈烈。

为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善教、乐教、好教的教学风气,更为了在教师之间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教学氛围,冯校长冷静思索,根据教学水平、教学素养和教学成绩的不同,极为苛刻的把全校教师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教学水平突出、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第二梯队为有教学热情和悟性,可塑造性较强的教师;第三梯队则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还有待提高的教师。冯校长将三个梯队的教师安排在三个不同的阶段上课,并分别命名为“展示课、汇报课、提高课”,每位授课老师须到学校学术报告厅公开授课,学校指名部分教师必须前往听课,鼓励无课老师都来听课。授课教师授完课后必须写详细的授课反思,听课教师也必须以负责的态度认真写好听课感想,并于当日投递校长信箱。令人佩服的是,冯校长几乎听完了所有老师的课,冯校长每天都认真阅读老师们的授课反思与听课感想并做好批录,遇到问题教师,他当日必须与其耐心交谈,循循善诱,孜孜不倦。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你追我赶,大家的教学方式、教学水平潜移默化地改进着,提高着。是啊,在西城中学这样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中,身边又有这样一位视教师教育生命为己任的校长,哪一位教师又舍得落后又甘心落后呢?西城老师们自己也说,有时步伐慢了,总会感觉有一个人挥着鞭子抽自己的脚,于是又鼓舞自己往前冲,往前冲。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冯校长。   

为了提高西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冯校长的智慧和心血真是随手而拾起,随处可见,推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集体备课……冯校长的呕心沥血,所有西城人倍加珍惜,也只能珍惜,不然,他们跨不过良心这道坎!知恩图报是西城延续的优良传统,西城教师终究没有让冯校长失望,县州举行的各类教师竞技大赛,所有科目第一名全部被西城教师摘夺。   

春雷无声,却惊醒了一堤杨柳,满园桃李。春寒料峭,竟唤醒了西城教育,万千学子。   

年西城的教育,注定要在越西教育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年,西城人以其回归教育本源的探索精神,以其回归教育规律的科学态度,再创中考辉煌。消息传来,西城师生心潮澎湃、掌声雷鸣。冯校长更是对西城教育、对越西教育的未来充满期许,深感肩负责任的无比凝重。   

当我们再次以景仰的目光重新审视面前这位校长,充满血丝的眼神透露着睿智,和蔼的面庞洋溢着自信与坚毅,透视出宽厚与谦虚。但,只有真正走进他的心灵深处,只有真正走进西城中学,才更能寻出他思想与谋略的踪影,才可以探究出他那蓄势待发欲争天下的气势。   

冯校长说,质量为本,百姓放心,这个梦,将伴我永恒。

有一种梦,叫大爱无言

凡西城人提及冯校长,总会情不自禁地称呼道“我们的校长,我们的冯校长”。脸上洋溢的自豪与幸福无不让人俯首称羡。倒不是西城人有意与校长攀亲和,你说,每天都在爱的海洋里沉醉徜徉的人,他能不知晓幸福的滋味吗?

  

西城人是幸福的,幸福得犹如一支晶莹的梅花,在冬日阳光里含英咀华;西城人是幸福的,幸福得犹如一片洁白的云霞,在湛蓝苍穹中忘情翩然。   

西城人的幸福,正是冯校长的真心爱护与无私给予!   

每一位教师的生日,总能收到学校赠送的精美礼物,那一份沉甸甸静悄悄的欣喜,是爱的凝聚,是情的升华,是前行的动力;   

教师节,妇女节,或其它节日,学校总不忘举行丰富多姿、意义非凡的文娱活动,并鼓励老师踊跃参与。老师们快乐地笑了,冯校长也快乐地笑了……那一刻,他和老师们一起,天真无邪灿烂如小孩。   

由于学校外地老师比较多,在学校公用住房本来就极为紧缺的情况下,冯校长忍痛割爱,腾出教师办公室让老师们住学校里。他一直很心疼地说,外面租房子花钱,离学校也远,来回路上我也不放心。这些年轻孩子把青春献给我们大凉山,实在不易。有的住一两年,有的住了好几年,学校从未收取任何老师的房租和水电费。冯校长喜欢开玩笑地说,每天能看到这些孩子我心里就踏实。面对冯校长诚挚入微的关爱,西城中学这些年轻的外地教师如是说,感恩冯校,感恩西城,对西城,对越西,我们不离不弃。   

有一件事,让一位西城老师一生铭记!她是成都女孩,父亲在她工作刚满一年的时候因病与世长辞。冯校长得知后,立即组织教师代表千里迢迢探望慰问。路有多远,校长的爱就播撒了多远;岁月有多长,校长的情谊就绵延了多长。在一个人最脆弱无力的时候,在一个人最孤独无依的时候,那一刻,她是那样分明地感受到,冯校长,西城中学就是自己最为坚强的后盾。那位女教师现在正激情飞扬、信心满怀地朝着西城名师的目标不懈奋斗。她说,人,可以遗忘,但,不能不感恩!   

冯校长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平日里,他也喜欢带领老师们一起活动。篮球、足球、排球、登山……西城老师,不论老少,不论男女,都乐意加入运动的行列,因为他们深切懂得校长的心意,那是希望大家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他对老师们说,健康是福。所以,你很难看到哪一位西城老师蓬头垢面无精打采,个个神采奕奕,浑身上下散发无穷活力。这,也正是冯校长的魅力。   

冯校长的心里似乎只被两样东西满满地塞着,一是学校,然后是老师。不管是到海南考察,还是到西昌学习,他除了给老师们带回先进宝贵的教育经验,总不忘给老师们送上当地的特产,他说,小小礼物,不曾敬意。我不知道当每位老师手持那一袋海南椰子糖的时候,心灵深处的甜蜜是否回味悠长,我亦不知当每位老师捧起那颗颗晶莹耀眼的红樱桃时,是否感到有一股暖流正柔柔传遍整个身躯。但我知道,每个西城人都知道,冯校长的心里装着大家,始终牢牢地装着大家。   

学校老师生病得去成都检查,但越西到普雄的交通实在不便,老师的车票又在凌晨。冯校长毫不迟疑,凌晨四点过亲自驱车送老师到火车站。返校后是早晨六点,他没回家。点开办公室的灯,一个人默默坐了许久,又在工作本上奋笔疾书。他是为老师的病情而担忧,又是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有时,我真想鼓起勇气冲到冯校长面前严肃又恳切的说,校长,请您休息会儿,好吗?您这样辛苦,我们老师都很心疼。但我终究没有。因为稍微懂得冯校长的人都知道,在工作面前,任何善意的劝说都是徒劳。   

默默地数,静静地思,轻轻地寻索,细细地回味。冯校长对大家的爱,对西城的爱,如闪烁的星,布满了整个星辰;若沁人的香,萦绕于整个山涧。   

他说:“只愿我这滴春雨,能让你们干涸的心底生发一抹璀璨的绿色,便无愧于我的人生。”前行的路上,冯校长依然将自己满腔热忱化作一缕春风,拂亮一片春绿,装点整个春天。

有一种梦,叫敢为人先

昔日,张亚子召集四方文人,登山于金马,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在此处游了数千年,迄今仍悠然回旋。今时,冯校长,在驻望那高山仰止的思想大智之时,也有了追索哲人足迹的梦想。他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将思想与智慧作为一种崇高的标的,开始了古为今用的当代追求。他说,有梦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要勇敢去闯!于是,在很多学校看来根本办不了也不能办的事情,在西城中学发生了,掷地有声,果断漂亮。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冯校长当机立断,学校必须实行准军事化的封闭式管理制度。他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能力,有利于防止学生进网吧上网,能有效杜绝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事实如铁,有力证明了冯校长的举措是明智的。封闭式管理延续多年,始终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因为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制度,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子女送到西城中学就读,他们说,他们放心西城的管理,对冯校长此人,深信不疑。   

在冯校长看来,要提高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硬件不容忽视,如何让校本教学迅速与现代化手段接轨?三思后,冯校长决定采用向家长借资的方式给每个班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从此,“班班多媒体教学”对每个西城人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教学,就像一朵缤纷的花,在每个老师的手掌里绽开,在每个班级的教室里绽开,在每个学生的心田里绽开。   

要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冯校长认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说时迟那时快,冯校长几经周折筹措资金,为全校每个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面加大培训力度,一面鼓励教师在电脑上进行实战演练,熟则能生巧。一年多来,西城中学教师无一例外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电子备课,许多中年教师从电脑文盲一跃成为电脑高手。西城中学的每位教师都熟练掌握了多媒体授课的各种技能,在教学平台上运用自如,成效显著。   

冯校长总会不厌其烦的对老师们说,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每一棵嫩芽都渴望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长期以来,冯校长一直在苦苦思索,作为基础教育,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怎样才能使得所有学生都能星光闪耀,而不只是极少数尖子学生独领风骚?怎样的教育才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潜力,获得成功?怎样才能取得素质教育的成功,怎样使得教育让大多数人满意?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冯校长发现一个为人忽视的特别重大的成才规律。他激情满怀地述说自己的感悟和发现:“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赢在自己个性和特长占优势的地方。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因势利导,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激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也就增强了自信心,使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认识既然明确,后续行动随之跟上。冯校长以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排除阻力,在学校开设美术、合唱、舞蹈、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手工制作等三十余个特长班,为学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使学生们在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特长也得到专门培养,既锻炼了他们创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又极大发挥了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以及个性与潜能得到充分的彰显。当初,对这项改革,心存疑虑者大有人在,但是结果却解开了所有的疑虑和不安。老师们发现,学生的求知欲是极强的,有时候他们对于一些前沿学科知识的渴望和热情常常出乎老师想象。   

冯校长是一个目光敏锐、紧跟形势发展的人。他时时瞄准新课改的进展,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不断注意改进工作,以适应形势需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发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成长,冯校长集思广益,反复思考论证,对新课程理念下的社团活动的功能做了新的定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自我教育。以社团为载体发挥其特有的在学生成长中自我教育、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功能与作用是新课程下赋予社团活动的新创意、新使命。

冯校长及时提出和倡导的新理念,由于实事求是,紧贴实际,针对性指导性很强,因而,它仿佛一股浩荡的春风吹皱一池春水,在学校和学生当中引起轩然大波,受到学生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普及型的学生自发建立的社团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百花齐放,形成了一道色彩斑斓的校园风景线:书香弥漫、字里行间跃动着青春气息的文学社,朝气蓬勃、举手投足间洋溢着青春时尚的街舞社,激情飞扬、享受运动快乐收获健康体魄的篮球社,清丽风雅、为校园广播站电视台不断输送人才的朗诵社,定格瞬间、用镜头寻找大自然美好人间真情的摄影社,充满艺术气息、演绎多彩人生的话剧社,传承传统艺术、说学逗唱间让大家开怀一笑的相声社等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培养了创新精神,也体验到身心的愉悦、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   

在惊叹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老师们更惊叹冯校长的智慧,惊叹校长的智慧就如那滚滚奔腾的大江,似乎永远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校园小农场建设、花圃开发、西城果园培植、经济适用房竣工、学生理发室成立、毕业班千人大会餐……这每一处新意每一次创举,无不是冯校长智慧的闪光,心灵的闪光!

有一种梦,叫余音绕梁

“以前当主任的时候,我就想带好自己的班从而带动整个年级的发展;后来当了主任,我就想管理好整个部门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现在当了校长,我就想建设好自己的学校从而推动全县教育的发展。”冯校长如是说道,语重心长,朴实无华。

  

他,是口的巨人;他,更是行的高标!   

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他是一个有梦的人。他的梦一个个实现着,又一个个延续着。因为有梦,他披荆斩棘;因为有梦,他扬帆远航!   

他的梦,像火把,像清泉,是不知疲惫的追寻,是无怨无悔地燃烧,是经久不息的流通,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最大的心愿!”一路跋涉,风雨兼程,冯校长始终这样鞭策自己,也编织着西城中学灿烂美好的未来。

尾声

笔者眼眶有些湿润,心里一次次默念着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有一份无言的温暖、有一份莫名的执着,更有着一份不可言传的厚重与慰贴,缓缓的,柔柔的,织入心坎。朦胧中,笔者仿佛又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无数宁静的清晨,沿着校园小径拾阶而上,目光深邃而坚毅……哦,他是冯校长。哦,他在寻梦……

END

编辑

宋琳琳

责任编辑

刘树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hj/141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