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灭蜀名将邓艾钟会究竟惨死谁手背后主谋竟


北京专家助力祛除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老蔡

邓艾和钟会都是三国后期曹魏的重要军事将领,也是灭蜀的两大功臣。那么他们最终都是惨死谁手呢?

邓艾是是杰出的军事家,胆识谋略以及军事成就堪比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与蜀汉后期姜维的战争中几无败绩,不仅深为曹魏家族器重,也是司马家族非常赏识倚重的勋臣名将。

正是因为他的偷渡阴平,长驱直入,导致后主刘禅“舆榇自缚,诣军垒门”,抬着棺材投降,蜀国灭亡,而此计也成为军事史上著名的战例。

而钟会,则是名门之后,时称“当世子房”,是曹魏首脑机关的重要智库,在灭蜀战争中,作为主帅,一路夺关斩将,并在剑阁雄关牵制住了姜维主力,导致蜀国兵力空虚,邓艾乘虚而入,蜀汉亡国。

如此建立不世功勋的两员名将,两大功臣,却在蜀汉亡国不久后,殊途同归,被杀身亡,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之诡谲,那么两人究竟因何被杀?又是何人要置二人于死地呢?

先蜀后吴,伐蜀的基本国策定于三国后期魏国权臣司马昭之手,司马家族经过长时期的蛰伏和隐忍,终于在司马昭时期大权独揽,魏国政令皆出其手。

对于先蜀后吴的战略部署,作为久经沙场,智勇双全的邓艾是不认可的,原因是蜀国未显败亡之兆,其先后多次上书反对,然而反对无效,司马昭意志非常坚决,于是在西征主帅的选择上,原本战功赫赫,属最佳人选的邓艾则靠边站,而迎合上意,主张伐蜀的钟会当仁不让成为主将。

公元年,伐蜀总攻令下达,钟会率领十万大军进击蜀地,而邓艾则率三万之众侧击牵制姜维。对于钟会,司马昭其实是不放心的,于是派老成谋国的廷尉卫瓘监军,正是这个卫瓘,一手策划并导演了两大灭蜀功臣的被杀,司马昭为什么会选择卫瓘呢?

其一,卫瓘是曹魏重臣,世受恩宠;

其二,钟会比较骄横,野心勃勃,司马昭担心钟会难以驾驭;

其三,卫瓘亦非等闲之辈,智识能力超群;

其四,卫瓘是司马昭信任之人;最关键的是第四点,司马昭对于钟会是留有后手的。

就在钟会率领十万大军势如破竹的攻占蜀地,与姜维主力对峙剑门雄关,一时进退维谷时,邓艾却另辟蹊径,从阴平小道奇袭蜀国大后方,致使战争态势急转直下,蜀国无力抵抗,刘禅举国投降,消息传来,绝望泄气的是姜维,气急败坏的是钟会。

灭蜀第一功臣显然是邓艾,钟会此前所有的努力似乎都付之东流,史书没有交待钟会之前与邓艾有无矛盾,两人之间巨大的嫌隙正是因此而产生的。

对于心高气傲且雄心勃勃的钟会来说,邓艾显然是贪天之功,阴谋取巧,原指望凭灭蜀之功,成为魏国第一人的钟会,或许还隐藏着更大的野心,自然对于威望、能力远胜自己的邓艾充满了仇恨和愤怒。

这种嫉恨的力量是巨大的,破坏力是超强的,做为主帅,也是主力,灭蜀的第一功被人窃取,而之前邓艾又不请示汇报,显然并没有把自己这个统帅放在眼里,欲成大事,必灭邓艾,钟会仇恨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成长。

对于灭蜀的过程,司马昭心知肚明,所以在表彰奖励两人做出的突出贡献时,朝廷对于两者是公平的,基本上一视同仁,都被分侯,位居三公,且食邑相当,但此时做为少壮派的钟会是不服气的,他无时不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hj/151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