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血与火的征战中,英雄们不仅创造了传世历史,也造了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三国的文化因子,已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不管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凡夫俗子、乡野村夫。
追寻三国文化,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在追寻民族的精神。
↓↓↓
武侯祠
武侯祠品味千年的三国圣地
成都武侯祠是祭祀刘备与诸葛亮的庙堂,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祭的祠堂,距今已有年的历史。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喜欢三国文化的人到了成都不到武侯祠,会被人称作“伪三国迷”。武侯祠坐北朝南,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以西侧的刘备陵园、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殿、过厅至诸葛亮殿与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祠内的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多达47尊,按蜀汉君臣分列上下,均出自清代民间雕塑家之手,是成都武侯祠的一大特色。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墓冢封土高12米,周长米,墓前有“汉昭烈皇帝之陵”墓碑。唐碑为祠内的最重要的文物,耸立在大门和二门之间,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距今已有余年。此碑因文章、书法和所称颂的诸葛亮功德均为盖世妙绝,在明代被誉为“三绝碑”。
另外,在武侯祠还可以看到很多历史名人对那段历史或人物的凭吊,尤以宋代岳飞手书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清末的《攻心联》最为著名。武侯祠还有一个名字叫汉昭烈庙,但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武侯祠南侧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三国文化的资料收藏与研究中心。
小贴士:除刘备殿和孔明殿外,石兽、三绝碑和三国文化陈列室是值得品味的景点。在武侯祠游览时记得打听川剧表演时间,因为旁边的古戏楼晚上常常有川剧折子戏表演。
交通:乘坐1路、8路、53路、57路、59路、82路、路、路、路、路、路、路等公交车可到达。
庞统祠墓
庞统祠墓四川最早的三国遗迹
庞统祠墓,位于罗江县西五公里,古代由秦入蜀都最后一道关隘,是缀连在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
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汉昭帝刘备所建。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庞统祠墓又叫“落凤坡”,在当地又称“白马寺”,其所在地白马镇的名字也因此寺而得名,因庞统当年与诸葛亮齐名,诸葛亮称“卧龙”,庞统称“凤雏”,当时二人皆已效力于刘备。
交通:罗江汽车站坐2路到罗江西门口下车,然后坐罗江至倒湾古镇的车就到了。
诸葛双忠祠
诸葛双忠祠重要蜀汉遗迹之一
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后人景仰,多有题咏。
现存的诸葛双忠祠古建筑尚有启对殿和拜殿,启圣殿建于清朝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清代自乾隆以后几乎每隔20多年就要维修、扩建一次,到清末时,双忠祠祠已是殿宇崔伟,题刻琳琅,规模可观了。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双忠祠进行一次大的修缮,修复了忠孝门,维修了拜殿,整修了墓茔,新建了文物陈列室。并在拜殿内制作了大型彩塑《魂壮绵竹关》。这组雕塑再现了当年诸葛瞻父子死守绵竹关,寸土不让,以死报国的悲壮情景。雕塑用写实的手法,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观赏这组彩塑仿佛亲临当年的古战场。拜殿前的匾额是张爱萍将军书题的“汉室忠烈”四个大字。塑像上方的横匾则是我国著名戏剧作家曹禺先生亲笔所题“魂壮绵竹关”五个大字。
拜殿后面的诸葛瞻父子墓巍然耸峙,绿树掩映,芳草萋萋,巨型石碑立于墓前,上书:“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墓旁两侧各有一株已愈百年的铁甲古松,鳞甲斑驳,夭矫如龙,叶片似剑,宛如两个披甲执剑的武士护卫着忠魂,游人驻足墓前,无不肃然起敬。
交通:市内公共汽车发达,每个旅游点均有公交车到达。到时候坐公交车到罗江镇白马关侧,离景区就不远了。或者直接打车就可以到达景区。
蒋琬墓
蒋琬墓古风盎然
位于绵阳市西山公园内凤凰山上。墓高4.65米,墓围31.6米,为八角形覆钵式建筑,由座、身、檐、顶四部分组成,形制奇特。墓前立有一通高2米的石碑,上书“汉大司马蒋恭侯墓”。神道两侧立有石翁仲、石马等石刻像。地面建筑还有距墓半里的蒋恭侯祠三间。原祠内历代楹联匾额比比皆是,大多出于名家之手,如“武侯之亚有恭侯,千古英名壮益州”。从中不难看出后人心目中的蒋琬,是可与诸葛亮媲美的一代名臣。
交通:在绵阳市区乘坐出坐车或观光巴士即可到达。
富乐山风景区
富乐山风景区
位于绵阳市城东两公里处,是一个以园林建筑见长、融三国遗迹在内、山水结合的新景区。据说,当年刘备入蜀,刘璋前来饮酒作乐,刘备叹道:“富哉!今日之乐乎!”故名富乐山。富乐山以高、广、秀、雅著称,被誉为“绵州第一山”。景区营造依山就势,顺其自然,山水成趣,赏乐并举,融三国文化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园中有园,既具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又不失江南山水园林。已建成大小景点50余处,著名的有“豫州园”、“绵州碑林”、“富乐阁”、“富乐堂”等。
交通:乘坐12、路公交车到富乐山公交站即可到达。
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位于剑阁县城北33公里的剑门山主峰大剑山东北侧,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隘,著名的古蜀道穿行其间。剑门关依雄奇险峻的大剑山而建,大剑山又名剑门山,古称“梁山”、“剑山”,共有72峰,山势绵延起伏,山峰大多为裸露的石体,有“千里无土”之说,仰望群峰,峰峰壁立千仞直插云霄,是一道天然的城墙,有“蜀道之密钥”之称。大剑山两岩对峙,险如刀削,宽约7米的峡谷底部形成了大剑山这座硕大的“城墙”下的唯一通道,而剑门关则是这通道上人为修建的军事关隘,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风景区
三国时,蜀国大将军姜维在此屯兵3万,抵抗魏将钟会的10万大军,使之久攻不下,无法入蜀。唐元和元年(),云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兴兵讨伐叛将刘辟,双方在剑门关激战数月,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终刘辟败于剑门。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在剑门关与川军激战,消灭了乱军3个团,为部队的转移起到了重大作用。剑门关两侧石壁上有“第一关”、“天下雄关”等历代诗、文、题记碑刻,还有觉苑寺、鹤鸣山石刻、中共十大政纲石刻等景观。
交通:乘成都昭觉寺汽车至剑阁老县城的班车,可到达剑门关景区。剑阁县也有直达剑门关的公交车。
张飞庙
张飞庙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明珠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明代又叫雄威庙,位于古城西街北侧,包括张飞的陵墓和祭祠,原祠虽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土宇几更,墓田如故”。明代典膳黎重,在墓冢四周筑围墙47丈。此后还有多次续修。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占地10余亩,由大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后殿、厢房、墓亭、墓冢组成,建筑面积平方米。汉桓侯祠是川东北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
成都路线:成都——南充(高速)——阆中(国道,双向四车道)。约需要3个半小时。
绵阳路线:绵阳——三台——盐亭——南部——阆中,约需3个小时
西山风景区
南充西山风景区
位于南充市郊新建乡境内,舞凤山、人头山、栖乐山、火凤山、马鞍山、玉屏山、旗山等山环绕在南充市区西侧,全长6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山上林木葱郁,山下西河蜿蜒流过,著名的景观有“金泉夜月”、“果山秋色”、“栖乐灵池”。栖乐山是整个西山景区的中心,主峰上有栖乐观,现在是顺庆起义保卫战总指挥部纪念馆。
小贴士:顶上的开汉楼是南充最高处,也是俯瞰南充全景的好地方。
交通:成都有至南充的班车。或者从成都火车北站乘到南充的火车。南充市内有公交车13路直达西山。
翠云廊风景区
翠云廊位于剑阁县境内,古称“皇柏大道”,参天蔽日的古柏分布在余里的古驿道上。这些古道以剑阁县城为中心,往东至阆中,往西至梓潼,往北至昭化,这条古时入川出蜀的古驿道因为有了近万株苍翠的行道树——古柏而被今人称作绿色长廊。因其像绿色的江河奔涌在崇山之间,莽莽苍苍,遮天蔽日,故而后人将之命名为翠云廊。
翠云廊
据调查,翠云廊两旁现在存有珍稀古柏7株,树龄最高的有年,大部分的树龄有年,由不同的树龄可知,此道的维修非一日之功。
小贴士:梓潼至剑阁县中段的公路上有一处古柏集中的地方,这里有许多著名的三国遗迹,如张飞井、张飞柏等,古柏环绕中的翠云楼是观赏翠云廊及大小剑山的好地方。
交通:乘从广元到剑阁、德阳的长途汽车可在景区门口下车。
明月峡
明月峡风景区
位于广元以北约30公里处的朝天镇南2公里处的嘉陵江上,峡谷全长约4公里,宽约米,两岸石崖壁立,东岸是有名的朝天岭。朝天明月峡原名朝天峡,因地处朝天镇而得名。朝天,即朝拜天子之意,其名源于唐朝玄宗皇帝避“安史之乱”南迁成都途经此地,并在此接见当地官员朝拜。至于明月,则因为明清时期的文人崇尚自然,喜好风雅斯文,因而从李白之诗句“……清风清,明月明”中取明月二字,自那时起便叫朝天明月峡。峡谷中的古栈道是古蜀道最为险恶之处,朝天明月峡内的先秦栈道又名云道,这段古栈道在先秦时期就已建成,诸葛亮为北伐曹魏对栈道进行了修整扩建,使之成为运送粮草的通道。诸葛亮北伐死于五丈原后,魏延作乱,带兵先行撤退,烧毁了谷中栈道。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火烧栈道的外景便在此地。除明月峡外,朝天区还有清风峡、大安寺、七盘关、筹笔驿、飞仙阁、龙门阁等遗迹及景点。
小贴士:游览朝天明月峡古栈道通常只需要2小时左右。通常这里会有油酥小鱼出售,当零食佐酒都很不错。
交通:可从广元乘前往明月峡的中巴,或者从广元乘中巴到朝天镇,然后坐摩的前往。
耳朵旅行是一个用独特方式带你周游世界的公众账号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hj/1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