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画中有戏,百看不腻绵竹年画的笔走蛇龙


辽宁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086.html

每当过年之时,我们便会被“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深深地吸引,中国人一年中最深情的时刻莫过于此。无论是贴窗花、贴门对、放鞭炮还是挂年画,这种外在的形式永远只是一种表现,就像是一种仪式,每个人都需要一种仪式感,在春节之时这种对仪式感的需求便表现的尤为强烈。

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欢度春节的方式,在绵竹,有一种方式永远不会过时,这便是制作与张贴绵竹年画。绵竹年画又被称为绵竹木板年画,顾名思义便是年画是被刻在了木板之上。也许正是手艺人认真的把年画刻在了木板之上,才让原本冰冷的木板增添了一丝温暖。

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其在建国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绵竹县志中:“商贩远自陕甘滇黔,裹银来市易画,仲则接踵城南,购过者遍于王道百五十里。”记载了当时绵竹年画的受欢迎程度,早在那时绵竹年画就已经深深的被大众喜爱。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绵竹年画内容广泛,避邪迎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俗民风、名人字画、花鸟虫鱼等。如《老鼠嫁女》、《三猴烫猪》等。杂条,多是参照中国民间传说,以及孝道、福寿文化内容,戏曲和文学作品中最动人的情节刻绘成人物画。

绵竹年画早早的便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将来,绵竹年画会得到更好的传承。更可喜的是,绵竹年画已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等国家。年画已然是绵竹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jt/191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