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
〔1〕剑南:指剑门山以南的区域,是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地位于今四川、云南、贵州、甘肃一带。
〔2〕彭州:唐垂拱二年()设,治九陇县。唐天宝初更名为蒙阳郡,唐乾元初夏改为彭州。辖境大致位于现在四川彭州、都江堰一带。
█〔清〕少峰款紫砂壶
〔3〕绵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
〔4〕蜀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崇州、新津一带。蜀州出产雀舌、鸟嘴、麦颗、片甲、蝉翼之类的上等名茶。
〔5〕邛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一带。地产茶,五代毛文锡《茶谱》载:“邛州之临邛、临溪、思安、火井,又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上、中、下茶。”
█〔南宋〕高克明溪山雪意图(局部)
〔6〕雅州:辖境四川雅安、芦山、名山、荥经、天全、宝兴等地。此地产茶,《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这里还出产贡茶。《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严道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此地所产蒙顶茶、顾渚紫笋茶都是唐代名茶,非常珍贵。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载:“元和以前,束帛不能以一斤先春蒙顶。”
〔7〕泸州:相当于今四川泸州市及泸县、纳溪等县地方。
〔8〕眉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眉山、彭山、丹棱、青神、洪雅市县一带。
〔9〕汉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广汉、德阳、什邡、绵竹、金堂一带。
剑南一带的茶,以彭州出的为极品,(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棚口出的茶与襄州的一样。)绵州、蜀州产的茶差点,(绵州龙安县松岭关出的茶同荆州的一样;西昌、昌明和神泉县西山产的茶品质相当;松岭以外的茶就犯不上采摘了。蜀州青城县丈人山出的茶与绵州的一样。青城县出散茶、末茶。)邛州产的茶次点,雅州、泸州的要再次些,(雅州百丈山、名山以及泸州泸川出的茶与金州的一样。)眉州、汉州的更次一些。(眉州丹棱县铁山和汉州绵竹县竹山所出的茶与润州一样。)
█〔明〕沈贞秋林观瀑图
剑南地区茶类很多,陆羽推崇彭州茶为上品,而彭州所产堋口茶,就是彭州茶的代表。堋口茶包括石花、仙崖等品种,出产地为彭州的丹景山、三昧水附近,古时候称这些产茶的地区为茶垄山。
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1〕浙东:唐朝的浙江东道节度使方镇的简称,辖境大致是今天的
浙江省衢江流域、浦阳流域以东一带。
〔2〕越州:辖境大致是今天的浙江浦阳江、曹娥江、甬江流域,包括绍兴、余姚、上虞、嵊州、诸暨、萧山一带。唐朝著名的剡溪茶就出自嵊州。
〔3〕明州:辖境大约位于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以及舟山群岛一带。
〔4〕婺州:辖境大概位于今浙江金华流域、兰溪、浦江一带。婺州产茶,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婺州和歙州的茶远销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5〕台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天的浙江临海、台州、天台、仙居、宁海、象山、三门、温岭一带。
█〔清〕邵友兰制紫泥刻诗文壶
浙东地区的茶,以越州出的为极品,(余姚县瀑布泉岭出的茶被称作仙茗,叶大的茶很是特别,叶小的茶与襄州的类同。)明州、婺州出的差些(县榆荚村和婺州东阳县东白山出的茶,与荆州的类似。)台州产的次一点。(台州丰县赤城出的茶,和歙州的类似。)
█〔清〕黄向坚剑门图(局部)
陆羽对于越州茶的了解之深、考察之全,可以在《茶经》及其诗作中看出。他对越州茶称赞有加,评判浙东茶区中,越州茶为上品,其品类包括余姚仙茗、剡茶等。余姚仙茗是越州茶中的上品,也称为“余姚瀑布茶”“余姚瀑布仙茗”。
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1〕黔中:辖境大约在湖北清江中上游、湖南沅江上游、贵州毕节、桐梓、金沙、晴隆一带以东,重庆、广西部分地区。
〔2〕思州: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沿河县、务川县、印江县以及四川酉阳县。
〔3〕播州: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遵义县和桐梓县。
〔4〕费州: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德江、思南。
〔5〕夷州: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凤岗、绥阳、湄潭一带。
黔中茶,出产于思州、播州、费州、夷州等地。
█〔清〕紫砂刻御制诗梅花图扁圆壶
黔地产好茶由来已久,汉代的《汉阳国志》中有“平夷山出茶”的记载,而陆羽在本书中也多次提到黔地茶。唐之后的诗文里,有很多关于黔地茶的描述,比如黄庭坚词作《阮郎归》:“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清史稿·茶法》也对黔地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
〔1〕鄂州:辖境位于今湖北武汉一带。鄂州出茶,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鄂州和蕲州为产茶重地,也是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茶之源头,其茶税比浮梁要重数倍。
█〔民国〕闻才大洋桶
〔2〕袁州:辖境大约位于今江西萍乡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袁州自古产茶,五代毛文锡《茶谱》载:“袁州之界桥,齐名甚著。”
〔3〕吉州:辖境位于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以及安福、永新一带。
江南的茶,出产地为鄂州、袁州、吉州地区。
█〔清〕福记款磨光洋桶壶
江西多地出产名茶,如婺源之婺源茗眉、井冈山之井冈翠绿、抚州之云林茶、通天之通天岩茶、上饶之上饶白眉、庐山之庐山云雾等。除此之外,还有得雨活茶、狗牯脑、林生婺绿、晓起毛尖、梅岭毛尖、武夷源贡茶、浮瑶仙芝、小布岩等在江西省内比较有口碑的品类。
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1〕岭南: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大约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2〕福州:辖境大致位于今福建福州、莆田等地。《新唐书·地理志》中载有其土贡茶。
〔3〕建州:辖境大约在现在的福建建阳地区。北宋张舜民《画墁录》说:“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碾之,谓研膏茶。”至唐朝末年,建州北苑的茶最为有名,成为五代南唐和北宋的主要贡茶。
〔4〕韶州:辖境大约位于今广州曲江、翁源、乳源等地。
〔5〕象州:辖境大约位于今广西象州、武宣地区。
█〔清〕陈鸣远石榴四时果水盂
岭南一带,出产地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等地。(福州的茶,产自闽县境内方山之北地区。)
█〔清〕青花釉里红折枝花纹盏托
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就有部分记录岭南风土人情的著作里,提到了岭南的茶。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记载,岭南一地从唐代开始种茶,当时有个叫曹松的人,把茶树栽种在南海西樵山上。
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1〕思:管辖地域包括今贵州务川、沿河、印江和重庆酉阳、秀山县一带。思州的居民以汉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为主。
〔2〕播:古播州,唐贞观九年(),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之地设立郎州,包括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公元年,朝廷方以废郎州的六县地设立播州,播州且一直延续到明万历二十八年(),存九百六十一年之久。
〔3〕费:管辖地域包括涪川,领涪川、扶阳(今贵州德江县合兴乡朝阳村)两个县。
〔4〕夷:古代曾将台湾称为“夷洲”“琉求”。据三国时东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位于临海郡东南两千里处,也即今浙江宁海以南地区。由此可以推断“夷洲”即为今天的台湾。
〔5〕鄂:古鄂州,隋朝所设州名,唐宋一直沿袭,治所位于今武汉市武昌。
█顾景舟制紫砂鹧鸪提梁壶
〔6〕袁:唐武德五年(),更宜春郡为袁州,辖宜春、萍乡、新渝三县。唐贞观元年()天下分为十道,袁州归于江南道,是汉族人聚居区。
〔7〕吉:古吉州,隋代开皇十年(),改庐陵郡为吉州,其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赵公塘一带,境内属庐陵县,是吉州首府。
〔8〕福:唐朝开元十三年(),升福州为都督府,府治设在州城内,也即现在的鼓屏路上,福州的名称因此沿用到今天。
〔9〕建:福建古州的名称,“福建”名称中“建”字因此州得来。建州的行政管辖地域大概是现在的闽北十个县市以及闽中、闽东屏南县、古田县。有汉族、畲族、苗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十几个民族聚居于此。
〔10〕韶:即为韶关,古代称韶州,其名称得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古时有“三省通衢”之谓。
〔11〕象:管辖范围包括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仙五县。境内有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苗族、侗族等居民。
█〔明〕沈贞竹炉山房图(局部)
我对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这十一州所产的茶,尚不是很了解,但有幸时常得到一些,也多数品尝过,感觉味道非常不错。
应该是迫于当时的交通条件限制,对于一些边疆地区的茶事,陆羽并未做过多的考察。这些地方,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聚集区,而边地的高山峻岭,又是茶树生长的最好区域。因此陆羽得到这些茶后,常会由衷赞叹。
本章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xs/1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