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神农溪穿山越峡的粗犷与缠绵


神农溪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南麓,在巴东县巫峡口东米处注入长江,全长60公里。溪流由北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沿途接纳17条溪涧,8处百米瀑布。水道曲折,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60余处。全溪以棉竹、鹦鹉、龙昌三个峡段最为奇峻,或险,或秀,或雄,各具特色。神农溪漂流颇负盛名,驾舟其间,似箭离弦,可以在有惊无险之中领略与大自然搏斗的无限乐趣。峡江情话这是长江走出巫峡后,邂逅的第一条支流。传说当年神农氏深山采药后,经常乘坐木筏,沿此溪顺流而下,一直漂流到长江。神农溪因此得名。此次,我们从神农溪与长江交汇处溯流而上,探访这条溪流的源远流长。巴东县城所在地信陵镇,是一座“悬挂”在长江边岩壁上的小城,迄今已余岁。唐代有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为它写下诗篇,宋代有名相寇准任巴东县令,近代有贺龙元帅九次转战此间。当人们跋山涉水来到巴东,往往都会选择夜宿长江边,清晨推窗,雾霭和长江就会一同涌入。巴东新县城对岸的西瀼口,就是神农溪与长江的交汇之处。为一窥西瀼口与巫峡口的全貌,我们从江边出发,沿着曲曲折折的盘山路一直上行又上行,十余公里后,来到了大面山山顶。大面山,何以得名?陪同我们登山的巴东县委宣传部部长陈平财介绍:“因为它面子大!长江奔出巫峡后,遇到大面山,竟来了个90度大拐弯呢!”这里,是观巫峡云海、赏三峡红叶、俯视长江巫峡大拐弯、拍摄峡江日落、鸟瞰巴东新城全景、远眺神农溪源流的最佳地点。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摄影爱好者们发掘之后,已成为摄友们心中的“峡江圣地”。登上大面山时已近黄昏,整个巴东县城都在脚下。远方叠嶂层岚,巫峡口、西瀼口清晰可见,群山之间,神农溪穿山越峡,直奔长江而来,雄浑壮阔,如泼墨山水。突然间,浓云渐散,云破日出,道道金光洒落在峡谷间盈盈一束的江面上。群山叠翠,渔舟唱晚,长江如一条纯金的飘带,破风云烟雨,越千山万壑,一出巫峡,便与青碧色的神农溪匆匆交握,又一路奔涌向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遥想千百年前,远游的人们舟行此间,见群峰竞秀,闻猿声哀鸣,又是何等景象?难怪来到这里的痴心摄友,会为了一缕珍贵的光线,一抹缭绕的云霞,一山如火的红叶,在山巅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望断巫山云雨”,正是这种心情吧。所有的江河,都是不知疲倦的旅者。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流转千年的诗篇,以及每一帧都能入诗入画的山水,让长江来到巴东时,平添了几分飘渺仙气,深深镌刻进无数游子孤独的旅途。秘境探幽走水路去神农溪,在巴东县南岸码头登船,几分钟后,就能进入神农溪的龙昌峡。神农溪是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夹峙,绝壁峭耸,溪流蜿蜒于千重大山和万道深渊之间,形成了龙昌峡、鹦鹉峡、绵竹峡三个峡段。从前的神农溪,峡谷幽深,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最狭处两岸相距仅7米,船行峡中,如穿幽巷重门。三峡蓄水后,水面上涨,溪流平缓了许多,神农溪漂流也上溯到了上游的绵竹峡内。沿着龙昌峡溯流而上,一路深潭碧水、飞瀑遍布、悬棺栈道、石笋溶洞,这条浓绿如翡翠的溪流,孕育了悠远神秘的巴文化。据巴东县博物馆馆长向勇介绍,远古时期,巴人祖先巴务相率领巴人部落沿着神农溪迁徙,最后建立了巴国。秦为攻楚灭巴国后,巴人逐渐发展演变到现今的土家族。神农溪的神秘悬棺、天子岩的手印岩画,古代巴人留在万仞峭壁之上的神秘讯息,无不隐含着深刻的宗教寓意,流传着众多曲折神奇的民间故事,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一程山水一程歌,转眼间,船已行至巴东县最北端的沿渡河镇。在巴东,神农溪有三个名字:神农溪,是它的大名;沿渡河,是它的乳名;男人河,是它的别名。男人河,这个名字所透露的,是这条溪流的铮铮筋骨。之前,三峡段水急滩险,很多航段全需涉水拉纤。当嘹亮的纤夫号子响彻山谷,那弥漫于天地之间的苍凉雄健,就是人类从远古到今天的不屈不挠与艰辛跋涉。随着长江航运条件的改善,长江纤夫的身影已逐渐淡出。但在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它依然是“活化石”一般的存在。到达沿渡河镇后,若要感受“神州第一漂”,需换乘神农溪特有的交通工具——“豌豆角”。这是一叶形如豆荚的小木船,相传当年巴人祖先就是乘坐此船而来。千百年间,神农溪两岸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全载于小小一叶“豌豆角”上。今天,当人们乘坐“豌豆角”漂流神农溪,正如漂在一条如画长廊间。舟前水清如碧玉,山巅飞瀑如天河,烂漫山花开满河谷,一年四季都可以漂流。“神农洞险雾帘低,绿水青山翠鸟啼。号子声声空谷应,却疑身在武陵溪。”这条溪流,源头处是否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小船在“之”字形的水道中左冲右突,每过浅滩,纤夫便跳下船头,合力拉纤而上。号子声声,空谷回荡,这不仅是一种移山倒海的强大力量,更是一首雄浑劲健的生命壮歌!山水唱和沿渡河已是巴东县最北端的一个镇,探访神农溪的源流还得一路向北,前往巴东境内的小神农架和紧邻巴东的神农架林区。小神农架,其实就是神农架群山的南半部分,当地人习惯称小神农架,准确的说应该叫南神农架。沿着神农溪踏访小神农架仍需徒步,那里有2万公顷的山川荒无人烟,堪称华中地区一块处女地,被称之为“巴东秘境”。去小神农架,必经一个叫送子园的小村庄,村庄里只有几户人家,通往它的唯一一条小路始终缠绕着溪流,这条溪流就是神农溪。当游客在神农溪荡舟之时,送子园人正年复一年的从这条小路上走过。回家,他们逆流而上。出山,他们顺流而下。一路上要爬坡走崖,跨过数十座小木桥。村民们早已习惯了听,听溪水说话,听鸟儿争鸣。每一座山,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每一块石头也都在听,听神农溪的絮语。小神农架在这座“大自然的博物馆”里,群山用庄严的轮廓默诵着巍峨。原始森林中,聚居着罕见的珍禽异兽,飞鼠、金丝猴、苏门羚;生长着许多珍贵植物,母木莲、香果树、岩白菜,珙桐……传说中的神农溪源头就藏在这样的深山密林之中,一道道晶亮的泉水汩汩而出,一缕缕天光的照映下,溪水上有无数根弦在弹奏,音色舒缓轻飏。神农溪就这样不舍昼夜的弹奏着,直到后来的大音希声,奔放荡逸。关于神农溪的源头究竟在何处,民间与学界也有很多不同看法。因为,在群山之间,到处都有这样的涌泉,到处都是纹路交织的溪涧。就像人体的血脉相通,你无法说出第一滴血的出处。悠悠溪水,亘古神农。千河万流,真正的源头必定是那绵延的群山,和我们仰望的心灵吧。诗意的漂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奇异的山水也孕育了奇异的地域文化。泛舟神农溪,恰如在历史的长河和悠远的文明之间,做一次诗意的漂流。这条溪流,从莽莽大山间发源,在青山翠谷间奔流,它就像从屈子的诗赋中跑出来的女萝山鬼,美在天然,美在疏野,美在纯粹。在日益纷繁的现代社会,这种天然与纯粹愈发难能可贵。希望在将来的岁月里,热爱神农溪,来到神农溪的人,都能尊重它的野趣与幽谧、尊重它的粗犷与缠绵、尊重它的天然与本色,让这条溪流永远保留它最初出发时的清亮澄澈。□付勤□曾冰若言山水,作为巴东人,我是从来不懂得谦虚的。生于斯,长于斯,我这么多年就学会了一件事,敬畏和愉悦大自然。巴东的版图面积放至全国不过弹丸,却因长江有南北之分。江南偏狂野,如撒叶儿嗬、薅草锣鼓等;江北多沉郁,如夜歌子、皮影戏、堂戏。汉文化、土家文化、巴文化、三峡纤夫文化及后来的移民文化浸染、渗透形成了当地的文化多元以及融合演变,使其更有异趣,也更有历史的厚重感。巴东人坚守着山水的神奇,有朋自远方来,我都会发一条信息:没有好招待,只有山与水,只有路边的野花夹道欢迎!唯有山水待君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秘境巴东!









































北京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zy/131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