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三是防治工程设防标准应与灾害规模相适宜


根据近年来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及时编制、更新省、市、县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应急治理规划,对急需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和需要搬迁避让的居民地及时进行规划,分步实施

2010年8月7日22时,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出现持续强降雨,三眼峪沟与罗家峪沟发生特大泥石流,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导致舟曲县城2/3区域被淹没灾害造成1434人遇难、434人失踪,舟曲县电力、交通、通信中断,部分房屋倒塌8月11日夜,舟曲境内又普降大雨,再次引发山洪泥石流,45000余方泥石流致使舟曲灾区“生命线”--两河口至舟曲公路南峪大滑坡段交通中断

8月8日0时许,公安部派遣相邻地区消防部队和公安特警等近千名警力,携带抢险救援器材,实行摩托化开进,火速赶赴灾区增援绵竹市属于哪里民政部与铁道部迅速启动了应急联动机制,分3批次向甘肃灾区组织调运中央救灾物资,包括5000条睡袋、2万件棉大衣、8000张折叠床、5000余顶帐篷等生活用品

(二)主要经验

(三)完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细化落实防灾责任四川绵竹清平乡成功避险关键在于群测群防,及早监测预警我省群测群防体系已初步建立,在灾情、险情预报上,当地群测群防员充分发挥了了解当地情况、熟悉村民、报险迅速的作用,但群测群防人员经济待遇较低,建议列财政专项,提高群测群防人员的经济待遇

(六)进一步加大重大地质灾害治理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负责特大和重大地质灾害治理,现在用于面上的治理资金中央每年安排仅9亿元,我省每年财政安排资金约2000万元用于地质灾害绵竹市人民政府领导防治,但与我省地质灾害防治需求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今后一方面要加大力度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8月12日18时左右,清平开始下雨,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开始到河道沿岸和存在山体滑坡隐患的重点监测点巡查

8月14日8时,针对甘肃东南部、四川、山东、陕西等省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并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流域防总发出紧急通知

五是心理干预,及时疏导由于灾害发生突然,部分居民的亲属在泥石流灾害中遇难,这给幸存者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打击针对这一问题,应急救灾指挥部积极与卫生部联系,调集心理医生赶赴舟曲灾区,进行心理疏导服务,绵竹市招聘有效地缓解了灾民和有关人员的心理紧张情绪

四是军民结合,共同救灾面对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快速集结、有序开进、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2010年8月13日凌晨,由于绵竹持续降雨,绵竹市清平、天池等地引发多处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地震中被山体掩埋的王家沟突发特大泥石流,将绵远河堵塞,造成河水改道,将位于河道下游约1公里处的清平乡部分场镇淹没清平泥石流方量约150万方,导致绵远河文家沟河段、什邡石亭江红白镇燕子岩处形成堰塞湖泥石流灾害造成7人死亡、5人失踪、3人重伤,约6100人受灾清平乡场镇交通、通信中断

(五)加强部门合作,形成防灾合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绵竹市属于哪个市,需要各级政府、多部门共同作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要加强气象、水利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二是科学组织,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对抢险救援工作迅速作出部署,进行组织协调正是由于科学组织、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各方面大力协同、密切合作,形成了应急救援的合力,为救灾工作的有效、有力、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月8日6时,甘肃省减灾委、民政厅紧急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调拨舟曲灾区1800顶帐篷、2万箱方便食品和2万箱矿泉水甘南州紧急组织人员赶往灾区现场,并向周边邻近地区求援,调动所有资源,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二)健全地质灾害监测机制和地质灾害应急队四川绵竹市教育局伍建设建成以省国土资源厅为指挥中心,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地质环境监测站为主体,有关专业地质队协同作战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专业队伍,承担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评估、监测与勘查治理工作

(一)扎实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普查、排查等基础工作加大基础工作力度,在全省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调查,鄂西山区、三峡库区、清江流域以及汉江上游等地质灾害易发区至少两年排查一次,人员集中区附近2000米范围要部署必要的工程勘查我省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勘察目前仅选择了少数危害性大的灾害点进行治理,需要治理的点很多,急需搬迁避让地点也还有很多处,任务十分繁重

8月8日14时27分,成都市消防队特勤二大队150人,携7台救援车辆,从成都出发紧急奔赴甘肃舟曲灾区

责任编绵竹市属于哪个市辑:

8月8日16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决定,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ⅱ级四川省消防总队抽调151人的救援队伍奔赴灾区

8月13日2时08分,清平派出所民警向110指挥中心报告泥石流灾情信息迅速上报,半小时后,绵竹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往市政府,应急处置前线指挥部成立,各项工作快速部署

8月12日16时33分,绵竹市国土局接到市气象局预报未来48小时内有暴雨天气过程后,经认真分析,专家认为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不到5分钟,便将该消息告知了全市21个乡镇

二、四川绵竹特大泥石流灾害

8月8日8时30分,针对甘肃严重洪涝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并向灾区调拨5000个睡袋

三是科学推进,有序展开救援随着抢险救援工作的全面展开,灾区的各类救援人员达1万多四川省绵竹市属于人然而,由于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地域狭小,县城内可用道路极为有限,车辆通行艰难,交通极为不便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肃舟曲灾区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科学调度,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投入抢险救灾,确保了救灾工作的成效

灾害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领导作出明确指示国土资源部紧急启动了地质灾害应急ⅰ级响应,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汪民副部长率工作组先期赶赴现场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建设等工作,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特别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较绵竹市孝德学校大的进展近6年来,全省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70起,及时转移群众15700余人,减少财产损失4.65亿元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述地质灾害典型案例给我们以下启示:

(八)加强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只有不断加强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传、教育,只有公众具备应对灾难的意识和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才能真正实现防灾减灾的目标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实现经常化和日常化,将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公共安全教育成为社会公众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省国土资源厅)

8月8日12时,温家宝总理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受灾地区,成立国务院舟曲抗洪救灾临时指挥部并作出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卫绵竹市特殊教育学校生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研究室和解放军总参谋部等部委紧急成立工作组,火速赶赴灾区增援

(二)成功经验

8月8日14时,国家防总紧急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全力应对甘肃舟曲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

一是森林砍伐、耕地扩展、水电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舟曲原本是“甘肃小江南”,过去一直森林茂密近50年来,由于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随着人口的剧增,耕地不断向山上扩展,导致从河口到半山腰40度以下的坡度全是开垦的耕地此外,自2000年以来,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对环境也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8月13日凌晨,绵竹市清平乡,暴雨引发的山洪裹挟着泥石流,从狭长的山谷倾泻而下由于预警及时、工作到位,除在转移过程中躲避不及遇难的7人外,5400名德阳市绵竹市邮编群众安全转移

(七)制订有针对性的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有些灾难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有些灾难发生的时间、形式、程度又是无法准确预测的,灾难的发生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提高应对灾难的能力却是人力可及的,只要平时积极、科学地完善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一定能在灾难来临时忙而不乱、急而有序,将损失降到最小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的特征据统计,2010年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1/3是在现有监控点以外发生的,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所以一旦成灾,损失很大舟曲泥石流所发生的范围不在其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点范围之内,未及时预警,从而造成了重大灾害损失

(一)应急响应

8月8日17时绵竹市人民政府领导,长江防总启动长江防总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甘肃省政府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由ⅱ级提升为ⅰ级

8月12日23时50分,各监控点陆续传回消息,雨越来越大,随时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清平乡立即启动ⅰ级预案所有待命的38名工作人员分成4个组,拉响警笛警报,沿途用扩音器不断喊话,让村民们根据撤离方案立即撤离

(一)监测预警

甘肃舟曲和四川绵竹特大泥石流灾害处置案例评析

一、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三、对我省应对重大地质灾害的启示

12日晚,绵竹清平乡遭遇了20年来最大的一场暴雨持续了6个多小时的暴雨引发了山洪泥石流,600万立方米山洪泥石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清平袭来,除在转移过程中躲避不及遇难的7人外,4个村的5400名群众安全转移,使人员伤亡损失降至最低总结其成功绵竹市属于哪个省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急指挥体系和群测群防体系健全;第二,进行了提前预警;第三,在紧要关头果断组织撤离;第四,有预案,怎么撤离,什么方向,什么路线,撤离到什么位置,都事先做了准备;第五,平时有应急演练这次紧急避险,地震重灾区的警惕、事先的排查、实时的监测、“一把手”的值班制度、每家每户的动员、物资的储备,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自己的功效事实证明,虽然是天灾,但是只要预防得当,可以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六是科学施救,以人为本在救援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施救,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泥石流肆虐后的舟曲,淤泥堆积,天气炎热,极易导致疫病的滋生,防疫任务十分艰巨在医疗救援工作开展的同时,卫绵竹市新市学校生防疫和心理疏导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四是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处置背后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是应急预案启动及时,响应迅速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第一时间启动了地质灾害应急ⅰ级响应,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随后,地方政府及国家相关部委也迅速启动了相应的应急响应,为抢险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四)及时编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应急治理规划

三是防治工程设防标准应与灾害规模相适宜由于资金的缺乏,舟曲现有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设防标准为50年一遇,在过去的泥石流防治中发挥了作用但是由于本次泥石流暴发频率超过100年以上,规模巨大,超出其设防标准

二是山区城镇应合理规划1996年,舟曲城区绵竹市招聘信息人口为2.14万,2010年增加到4万多随着城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区范围不断向外扩展,加之用地紧张,舟曲县城和城郊l0个自然村坐落在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的泥石流扇上,属泥石流危险区,扩大了灾害的损失

(三)几点思考

8月12日17时39分,绵竹市国土局通过党政网和电话将地质灾害防灾消息传达至各山区、沿山区乡镇、各相关部门、各矿山企业及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求其立即将信息传达到监测点并落实到位,如遇紧急情况要立即撤离危险区内人员并及时上报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zy/3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