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绵竹市 > 绵竹市旅游 > 独家党课共产党人的信仰与生活
当前位置: 绵竹市 > 绵竹市旅游 > 独家党课共产党人的信仰与生活
体制内生存,全景式思考,生活中的刘哲昕教授,是一个努力在现实中铸造理想的人。
最新一期《上海支部生活》刊登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刘哲昕的一场现场演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刘教授谈谈他所理解的“信仰与生活”。
专家简介:刘哲昕教授,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法律与人文综合教研部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兼职教授。工作以来,先后担任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国有证券公司和民营金融企业高级法律顾问,多次挂职与借调中央及地方党政重要部门与岗位。著作《文明与法治——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路》《精英与平民——中国人的民主生活》具有较大影响。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干部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先后入选中央组织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师资库。建党95周年之际,在上海市“两优一先“评选表彰中,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今天的题目叫“信仰与生活”,当然还可以有一个前缀,叫“共产党人的信仰与生活”。我从事过法官工作,做过高级法律顾问,在目前的单位里,从事的也是与法律有关的教学和研究。为什么一个学法律的人会去研究精神信仰?理由很简单,当我研究制度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民族、组织,如果精神懈怠,甚至灵魂堕落的话,那么无论制度多么健全,这个国家、民族、组织,一定是平庸甚至是堕落的。比如民主。所谓民主,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合与表达体制。如果一个民族整体精神堕落,那么其所集合起来的意志也不会是高尚的。就像多年前,古希腊的雅典曾召开公民大会,以票对票的结果,民主地判决苏格拉底死刑。这是希腊衰落的开始,也成为希腊民主的耻辱。因此,当我研究法治、研究民主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还有一个比制度更加前置的命题,那就是“人心”。所以今天为大家呈现的这堂课,主题就是“信仰”。“如果生命是一座监狱,狭窄而又苦痛,我要越狱而出。一、信仰是人超越生命限度的本能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信仰?经常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多年前,有一个人叫乔治·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来中国,觐见乾隆皇帝。他从天津港进,从广州港出,游历东部中国,写了大量游记,向当年的西方介绍中国。在游记里,他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发现,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这句话,在多年后中国的公共舆论场非常流行,为中国人早就怀疑自己多年的一个判断下了一个注脚,那就是——中国人没有信仰。按照西方人的说法,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他没有来生的希望,就不会有今生的敬畏,所以什么都敢干。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中国人究竟有没有信仰?兹事体大,不可不察。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讨论一个前提问题——什么是信仰?如果连什么是信仰都还不知道,就谈中国人有没有信仰,未免言之过早。每个人出生不久,都会遭遇一个巨大困惑,甚至可说是恐惧,就是我们知道自己必将死亡。每天早上醒来,我们感到清风拂面来,闻到花儿有芳香,看到孩子在欢笑,爱情如此甜蜜。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将随着我们的死亡滑入一片无边的渊暗。要命的是,你死了,地球依旧在转,只是跟你没了关系。生命何其之有限,而世界又何其之无限!于是,就在这有限与无限之间,人类撞到了一堵墙,一堵生死之墙。这个巨大的困惑与恐惧,伴随生命而来,与生命如影随形,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根本矛盾。我相信,面对这个矛盾,人一定会抗争。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人大概有两种基本的抗争方法:第一种抗争方法就是“珍惜生命”——既然生命是有限的,那我就努力珍惜爱护它,不让这一生白过。我相信这是人面对生命有限和世界无限之间矛盾的第一次抗争,也是人的第一本能。不过,这种本能并不高级。为什么?因为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所有生命都有珍惜生命的本能,这绝不是人独有的。所以,我相信,作为一种能力强大、野心勃勃的动物,人还有第二种抗争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超越生命”——既然生命是有限的,那我就要努力超越生命的限度,达到无限。如果生命是一座监狱,狭窄而又苦痛,那么我就要越狱而出。这就是人面对生命有限和世界无限之间矛盾的第二次抗争,我把它称为人的第二本能,即超越生命的本能。这种本能,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信仰”。信仰,是人超越生命限度的本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人要是没有了信仰,那么无论他怎么折腾,都折腾不出“珍惜生命”的范畴。不就是吃得好一点么?住得好一点么?车开得好一点么?几十年过后,一切了了。信仰是人区别于普通动物的根本标志。“中国人的‘家’与‘国’,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织成了一张生命之网。二、中国人超越生命限度的方法——家国情怀。第二个问题,中国人有没有信仰?说起信仰,我们马上会想到宗教。宗教的确是一种信仰,因为它提供了对天国的冥想,对来生的冀望,目的就是为了鼓励你今生好好做人。当你有了来生希望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你的生命不是短暂的,它是有可能永生的。因此,宗教是人超越生命限度的第一方法。现在问题来了,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这个问题要分两句话来回答。第一句话是,有一部分中国人的确是笃信宗教的虔诚宗教徒;第二句话是,除了这部分人之外的大部分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你要说一点点都没有,也不对,但是按照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讲,确实如此。那么,这大部分中国人岂不是没有信仰了?错!没有宗教信仰,等于没有信仰吗?如果我们超越生命限度只能凭借宗教信仰,那么,宗教就是信仰,信仰就是宗教。因为手段完全等于目的,就这一条路。但是,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非宗教的方法,却能帮助我们超越生命的限度,直面死亡的话,那么宗教与信仰就是可以分开的。宗教只是一种手段,信仰才是目的。现在,所有问题都集中在一个点上:大部分中国人,究竟有没有一种非宗教的超越生命限度的方法?我的答案是:有!用4个字来概括就是“家国情怀”。先来说说“家”吧。母亲是一个伟大的称呼,我就借中国的母亲说几句吧。一位中国的母亲,逢年过节可能会到庙里去烧香。中国的寺庙里神佛很多,我并不知道这位母亲拜的是什么神,不过我却知道她拜神的时候说的那些话。其实她默默念诵,我也听不见,但我的确知道她在说什么。她大不了就在说,保佑她的孩子身体健康,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你会发现,她绕来绕去,绕不出自己的家,绕不出自己的孩子。对于中国的母亲来说,宗教不是她的信仰,宗教是为她的信仰服务的,她的孩子就是她的信仰。中国的母亲,并没有将自己的来生寄托在飘渺的天国,而是寄托在繁衍不断的血缘传递上。她的孩子就是她的来生,就是她对生命限度的超越。有一次,我在华东师范大学演讲。一位老教授问我:能不能请你用一句话给我们描述清楚什么叫信仰?我说,信仰可以用好多句话来描述,不过这会儿我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所谓信仰,就是在你的生命中,找到比你的生命更加高贵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去成全和捍卫它。我相信,如果有必要,中国的母亲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成全和捍卫自己的孩子。我刚从汶川回到上海。每年5·12的时候,我都会去汶川。为什么常去?因为我们曾为这个地方哭泣。为了曾经的哭泣,我们选择永远记住。在那场大地震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母亲。你们还记得么,在天崩地裂的一刹那,一位母亲用身体护住孩子。她自己被压死了,被压得变形、扭曲了,也许脊梁骨都被压断了,但是在她的身体下面,孩子居然有一个小小的空间,活了下来。在孩子身上,救援队员找到了一部手机,手机的屏幕上是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孩子,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我相信,当死神骤然来临的那一刻,这些母亲没有任何犹豫,她们用血肉之躯挡住死神,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当死神将她们的生命夺走的最后一刻,我相信她们也是万分不舍的。但只要看着孩子鲜花般的面容,确认孩子还活着的话,我相信她们也一定是含笑而去的。因为只要孩子的生命在,她来生的希望就不会全然断绝。死神可以打垮她肉体的脊梁,但是永远打不垮她精神的脊梁。中国人,为了家,为了孩子,的确可以做到牺牲生命、超越生命,因为孩子就是我们来生的念想。为了孩子,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党员和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一生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难道你忍心在你离开之后,你的孩子被人家戳着脊梁骨说“你的母亲、你的父亲,是个流氓,是个贪官”吗?说过了“家”,再来说说“国”。在5·12地震中,我们看到的,难道仅仅是母亲和父亲么?不,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解放军武警战士、消防队员、医疗队员,全国乃至全球的华人志愿者。他们一起来到一个叫汶川、北川、绵竹的地方,是来拯救自己的家吗?不,他们的家在远方,很安全;拯救自己的孩子吗?不,他们的孩子也很安全。那么,为什么他们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到这里,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那是因为拯救者与被拯救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是啊,中国人。自从这个国家诞生之后,她早就用自己的方式,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和人格。从此以后,中国人心中有了一个沉甸甸的字,与家齐名,并称千年,它的名字叫做“国”。这种力量很遥远很遥远了,遥远到屈原跳江的时候我们就曾感受过;这种力量又很近很近,近到我们每个人的心弦都一定曾被这种力量深深地拨动。年,当日本人端着刺刀冲进来的时候,多少人迎着刺刀冲锋啊!为了心中的“国”,那些慷慨赴死的人都疯了么?他们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么?他们都知道。为什么在那一刻,他们宁可选择死亡呢?那时因为,在他们的生命中一定还有比他们的生命更加隽远、更加高贵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和捍卫。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先烈的牺牲,焉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无论今天的生活中还有多少困难,请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已经生活在幸福之中。家是生命的接力,突破生命纵向的限度;国是生命的互助,突破生命横向的限度。这个国家越大,这种互助的力量就越大;这个国家越团结,这种互助的力量就越可靠。我常说,5·12大地震的救援和重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一次互助运动。一次维苏威火山爆发,就将庞贝古城踢出历史舞台,从此销声匿迹;直到近年之后,才从火山灰下发现了遗址。一场8级地震,如果发生在一个弹丸小国,至少会让它几十年内站不起来;但是在中国,由于有一个强大的、团结的国家,3年之内就完成重建了。
这就是中国人的“家”与“国”,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织成了一张生命之网。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俄斯只要将双脚踩在大地母亲身上,就能够从母亲那里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永远不可能被打败一样,中国人,只要置身于这张生命之网,就能够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永远不可能被打败。
置身于这张生命之网,鲁迅先生说:“老的让开道,催促着,奖励着,让他们走去。路上有深渊,便用那死填平了,让他们走去。少的感谢他们填了深渊,给自己走去;老的也感谢他们从我填平的深渊上走去。”于是,“都欢欢喜喜的过去”,“而且一步一步,多是超过祖先的新人”。“这是生物界正当开阔的路!人类的祖先,都已这样做了”。鲁迅先生还说:“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先生想放什么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呢?孩子!因为这是一篇写给孩子的文章。今天,路上还有深渊吗?还有闸门吗?没有关系,今天,“少的”已经成为“老的”,“我们”已经成为“他们”,如果有必要,我想,我们也一定愿意用生命填平那深渊,肩住那闸门,放我们的孩子到更加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更加合理地做人,更加幸福地度日。“一个好社会不是骤然而至的,而是一点一滴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留给孩子真正的第一财产是一个好社会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共产主义信仰?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会离开,而最大的念想就是我们的孩子,那我们把什么留给我们的孩子才算是不负我心呢?是钱么?是权么?都不是,给孩子最好的财产是一个好社会和一个好人格。先说好社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社会倾覆的时候,所谓的精英瞬间就会变成可怜的弱者。因此,所有的精英都应该明白,你的强大是社会赋予和保护的,没有一个好社会的赋予和保护,你终将一无所有。因此,社会才是你的第一财产。一个社会的精英理应拥有比其他人更加强烈的建设好社会、保护好社会的意愿。可是,有一些人可不是这么想的,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个社会的冷暖,甚至会去折腾这个社会。历史经验一次一次告诉我们,折腾到最后,这个社会很可能会崩溃的。而一旦崩溃,我们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当然更不放心将我们的孩子留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也许有人会说,他已经办好加拿大移民了。可是你也不想想,如果中国社会真的崩溃了,你懂得去加拿大,别人就不懂得吗?猜猜加拿大能容纳多少华人?猜猜他们会怎么对待你?会因为你先到几年就区别对待吗?再来说好人格。一个拥有好人格的人,他的世界是可大可小的。机缘好的时候,世界就大一点;机缘一般的时候,世界就小一点。然而无论是大还是小,他的世界都是完整而美好的,因为他的人格是完整而美好的。如果人格残缺,那么无论他的世界是小还是大,他的世界都是残缺的。他永远都看不懂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官做到多大才算是够呢?做到副处,还有正处;做到副厅,还有正厅;做到副部,还有正部呢。这样的价值观是完全颠倒的。世界不在于大还是小,而在于完整而美好。要拥有一个完整而美好的世界,就要拥有一个完整而美好的人格。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社会,又有一个好人格,主观和客观良性互动,我们的孩子不会不幸福。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才算是好社会呢?年8月,我受四川省阿坝州邀请,到阿坝做了一次义务巡讲。登机前,我在哪里白癜风医院好北京治白癜风价格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zhuzx.com/mzsly/8493.html